9月15日消息,OpenAI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近期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声称AI泡沫真实存在,但长期价值终将兑现。
泰勒直言:“当前市场确实存在AI泡沫,不少人将因此蒙受损失,但这并不妨碍人工智能最终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他赞同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此前的观点,强调这场技术浪潮与历史上所有颠覆性变革一样,注定会诞生巨头赢家,也会让众多参与者折戟沉沙。
泰勒将当下的AI热潮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直接对比。他指出,尽管当年无数公司在泡沫破裂后倒下,但从长远看,“1999年那些相信互联网潜力的人,某种程度上是完全正确的”。如今亚马逊、谷歌等巨头的崛起,以及互联网对全球GDP的深刻影响,都印证了泡沫之下技术趋势的真实性。“泡沫与变革可以共存,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他补充道。
在他看来,关键在于区分“方向的正确性”与“具体标的的成功率”。互联网泡沫时期,网上生鲜配送公司Webvan虽最终破产,但其核心理念却在数十年后被Instacart、DoorDash等企业实现;大量投资光纤网络的公司虽倒闭,但其留下的基础设施却支撑了数字经济的繁荣。AI领域亦是如此:当前巨额投资无论流向何方,都在为下一代应用铺路,但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分享最终成果。
针对市场对AI“烧钱低效”的质疑,泰勒认为核心问题在于行业尚不成熟。MIT最新研究显示,95%的企业AI投资未见到可衡量的回报,而这与许多公司陷入 “AI观光”(AI tourism)误区有关——它们盲目尝试自建解决方案,却因技术复杂而屡屡失败。他以编码领域为例,指出新模型性能仍在 “阶跃式” 提升,但对多数任务而言,模型已达到“足够好”的水平。未来构建AI应用将更像“使用数据库”而非“编写数据库”,无需重复造轮子。
泰勒强调,破局之道在于依赖成熟的垂直领域解决方案,例如他创办的客服 AI公司Sierra,或是专注法律领域的Harvey。“现在的问题是缺乏能解决所有业务痛点的供应商,企业要么被迫等待,要么冒险自研。” 他相信,随着更多“应用型AI公司”崛起,企业将能直接采购精准解决痛点的AI Agent,届时AI的价值才能真正落地。正如互联网泡沫后SaaS模式的爆发,AI的真正红利或许在泡沫破裂后的务实阶段才会显现。(转载自AI普瑞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