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闽清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在反复审查一起
伪造公司印章案的卷宗时
产生了疑问
“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
本该是法律的守护者
为何成为犯罪嫌疑人?”
破局“零口供”难题
为企业挽回千万损失
2022年年初,作为承包方的闽清某建筑公司与发包方浙江某建筑公司签订的某项目2个标同进行解除。不仅如此,2个标段的施工许可证也被相关主管部门取消。
若合同解除,就意味着,闽清某建筑公司在该施工项目中垫付的工程款及补缴税款等1000万元款项将付诸东流。
![]()
为了维权,闽清某建筑公司报警求助。经过警方的缜密侦查,浙江某建筑公司的法律顾问黄某被抓。2024年8月,他因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被移送审查起诉。
闽清县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四级检察官助理 郑华玲:双方在整个工程解除的协商过程中,黄某作为发包方的代表和闽清承包方的承办人进行协商谈判。而且他本身作为法律人员,他对整个(合同)解除条件,比如“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去做的流程”,都非常清楚。
在证据材料里,两份《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补充协议》上鲜红的印章成了案件的关键。不过,黄某在面对侦查机关的讯问时,一直保持沉默。
闽清县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四级检察官助理 郑华玲:黄某深谙“零口供”对案件的影响,始终用沉默来面对讯问。嫌疑人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案件,(在)证据链极易出现断点的情况下,没有查获的印章、找不到的刻章人,都成为黄某辩解的底气。
检察官先后两次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全面调取黄某微信聊天记录、资金流水、物流信息等3000多条电子数据。经查,黄某曾借给浙江某建筑公司1000万元,该公司迟迟未归还。黄某本以为浙江某建筑公司与闽清某建筑公司的工程建设能够正常进行,他就可以顺利拿回欠款。
但人算不如天算,工程因自家公司原因停摆,与闽清某建筑公司协商一年多还未解除合同,着急拿回欠款的他心生一计。
闽清县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四级检察官助理 郑华玲:只有解除双方的施工合同之后,他们浙江的发包公司才有办法与第三方再次签订发包合同,把这个项目盘活,他伪造了印章。
确定了黄某的犯罪动机后,检察官“乘胜追击”,构建起严密的证据体系,成功破解了专业人员实施隐蔽型犯罪且拒不供述的难题。2024年底,闽清县人民检察院经组织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明确黄某主观目的在于实现债权而非非法占有公司财物,依法将案件定性为伪造公司印章罪。同时,检察官还主动走访涉案企业,评估办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闽清县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四级检察官助理 郑华玲:该企业因为行业困境以及本案的影响已经举步维艰,迫切希望挽回损失。我们向黄某及其辩护人充分开示证据,释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及取得谅解的从宽空间。
2024年12月30日,黄某表示自愿认罪认罚,并委托家属和辩护人赔偿了闽清某建筑公司的损失,取得谅解,目前黄某已赔偿500万元。
2025年1月9日,闽清县人民检察院就该案召开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检察官详细阐述了黄某虽已涉嫌犯罪,但系初犯、赔偿损失并获谅解,避免“办理一案、拖垮两企、影响一业”的负面效应。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意见。至此,本案顺利办结。
代表委员看检察
福州市人大代表建筑行业联络站副站长 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木火:福州检察机关以“办案十问”为抓手,从主导侦查、精细审查、构建严密证据体系等方面逐项破解“零口供”的办案困境,不仅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更展现了检察机关服务企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大作为”。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为法治福州建设提供更多鲜活的检察案例。
来源丨福州广播电视台、闽清县检察院
闽清检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