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气温干燥
一入初秋,气温就逐渐干燥起来,温差也越来越大了,所以养生也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了我们保持健康的关键。
“少火生气”这一原则,从古传至今,蕴含着古老而深邃的养生智慧,今天就带咱们中老年朋友一起了解这一养生智慧,并教大家如何进行秋季食养。
“少火生气”:古老智慧的养生密码
“少火生气”可不是没有依据的,它是出自于《皇帝内经》,“少火”,指的是体内温和、适度的阳气。这样的阳气,能够滋养身体、激发活力,同时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气”。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阳气渐收的季节。所以,人体的阳气也应该是顺应自然趋势,开始缓缓收敛的,因此,要避免让阳气过度损耗,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
优选润肺食材
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煮梨汤,都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
银耳,素有 “菌中之冠” 的美称,富含天然植物胶质,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炖上一碗银耳百合羹,软糯香甜,让肺脏享受一场滋润的盛宴。
还有百合、蜂蜜、山药、莲子等,可以将它们巧妙搭配,熬制成粥、汤,或是制作成甜品,都是非常适合秋季食用的!
少食辛燥之物
秋季本来就是干燥、容易上火的季节,如果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更加容易生“燥火”,不仅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还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情况,所以像是辣椒、花椒、大蒜等食物,尽量少吃。
适当增酸敛阴
中医上有“酸甘化阴”的理论,我们可以适当借鉴,选择苹果、葡萄、山楂等酸性水果,每天吃上一点,可以收敛肺气,滋养阴液。
而且,酸味食物还能够刺激食欲,起到一定助消化的作用,在秋季“贴秋膘”的时节里,还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秋季食养从不是复杂的学问,它就藏在一粥一汤、一果一菜里。希望大家能把这份秋季食养方法装进日常,顺着时节吃、跟着规律养,让身体在温和的呵护中,舒舒服服度过秋天,健健康康迎接冬天。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在秋日的烟火气里,吃得安心、养得顺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