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什么叫“叛国者,虽远必诛”?24岁司令员一夜斩首107名汉奸

0
分享至

1938年春天,晋中大地依旧飘散着火药味。太原失守之后,日军沿着铁路和公路迅速占领周边县城。枪声不时传来,乡村的空气中夹杂着焦土和血腥气息。

可比日军更让人痛恨的,是那些替敌人带路、抓捕同胞的汉奸。他们穿着便衣,却比敌兵更熟悉地形,带着鬼子进村搜人,害得百姓家破人亡。老百姓夜里不敢点灯,白天不敢冒烟做饭,让人心惊胆战。这样的日子,还要熬多久呢?



秦基伟那时才24岁,却已是八路军一支独立支队的司令员。他生在湖北红安,从小父母早亡,靠亲戚接济长大。13岁时,他跟随乡亲参加了黄麻起义,从扛着红缨枪的小兵一步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时,他常冲锋在前,手里的大刀快狠准,七进七出敌阵的经历让战友们称他为“秦大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随部队开赴山西。初到太谷时,手里只有十几支步枪,但凭着组织群众、发动青年的办法,不到半年,他就拉起了五千人的武装,编为“秦赖支队”。这一带的百姓渐渐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4月初的一天夜晚,太谷城外的山神庙里,昏黄的油灯摇晃着。秦基伟坐在石桌旁,手里是一份刚送来的情报。报告写得清清楚楚:全县三百多名汉奸,其中有127人多次带着日军扫荡村庄,屡屡犯下杀戮和掠夺的罪行。这些人熟悉道路,了解村庄的情况,如果不先除掉,抗日队伍和百姓随时都可能遭到突袭。



他盯着那份名单许久,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终于,他沉声说道:“子时三刻,各县同时动手!记住,只杀那些罪恶累累、血债累累的汉奸。到时候,用朱砂写布告,让他们看看,卖国就只有这条路!”

他的语气像是铁块敲击在石桌上,沉重而有力。

夜色渐浓,十个县的游击队悄然出击。秦基伟亲自率领大刀队,直扑太谷城西的一个汉奸据点。



伪保长“地头蛇”正窝在家里抽大烟,屋子里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他听到院门“轰”的一声被踹开,还没来得及起身,刀光便已劈下,肩膀顿时血肉模糊。秦基伟带人冲进院子,将这伙人当场解决。随后,他提笔在墙上写下布告:“凡与敌为伍、出卖同胞者,皆当此下场!八路军秦赖支队。”字迹粗犷有力,透着血色的警示。



那一夜,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天亮时,107名汉奸已被处决。第二天清晨,百姓走出家门,看到街巷口张贴的布告,城门口挂着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消息很快传遍晋中,人们交头接耳,说八路军司令宛如天神下凡,手起刀落,专斩卖国贼。有人甚至传言,他骑着烈马,手持长刀,如同古代的赵子龙再世。

这些传说虽有夸张,却反映了百姓心中的敬畏与解气。那一夜,给忍受屈辱已久的民心注入了一股力量。



仅仅过了四天,秦基伟又发起新一轮行动。这次目标更大——日军在太谷周边的七十多个据点。深夜里,队伍分散突击。等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七十多面日军的太阳旗已被扯下焚烧,八十余名日军、二百六十余伪军横尸荒野。

在南边的山谷,老百姓自发挖出一个大坑,把尸体掩埋。有人口口相传,说那地方成了“万人坑”。鬼子听到这样的传闻,心里直打冷颤。

太谷的日军中队长清水一郎因此被上级痛骂。堆在案头的损失报告让他脸色铁青,他一怒之下将茶碗摔得粉碎。然而,比损失更令他焦急的,是汉奸们突然消失。往日围在身边摇尾乞怜的伪保长、维持会头目,此时全都人间蒸发,就连县里的维持会会长,也带着家小逃进深山,不敢再露面。



敌人的统治机器,一夜之间失去了依靠。

史料记载,自那次行动后,三个月内太谷县的汉奸数量锐减八成。日军组织扫荡时,因无人带路,成功率下降六成以上。与此同时,百姓逐渐鼓起勇气,开始主动支援八路军:有人送粮,有人通风报信,抗日根据地的力量由点成线,最终连成片区,成为敌人难以攻破的铁壁。

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心理战。血的震慑,让人们懂得,叛国者绝无立足之地。

秦基伟的果断,并非一时冲动。他深知,国家危亡之际,只有以最严厉的手段,才能斩断敌人伸来的魔爪。行动前,他派出三十多名侦察员,伪装成货郎、乞丐,潜入城镇乡村,把每个汉奸的行踪、住处、罪行摸得一清二楚,并绘成分布图。

更重要的是,他让十个县同时动手,分散了日军注意力。这样的部署,不仅体现了战术上的灵活,也让敌人无从反应。后来,这种把游击战和心理战结合的办法,被总结为敌后抗战的经典经验。



多年以后,秦基伟回忆起这段经历,说得很坦然:“咱们砍下的不是头颅,而是鬼子伸过来的爪子。要让他们害怕,老百姓才能挺直腰杆。”这番话,道出了行动的真正意义。

正因如此,1938年那个春夜,成为他从军生涯里最难忘的片段。即使在朝鲜战场指挥上甘岭鏖战,率部坚守四十三天,顶住美军九百多次进攻,也未曾让他忘记当年太谷夜色中的大刀闪光。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他又晋升为上将。无论是在共和国军队的序列里,还是在战士们的记忆中,他的名字都与“硬仗”“敢拼”紧紧相连。但对他而言,那场“斩奸行动”,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唤醒。

在太行山深处,百姓至今仍在传颂“秦大刀”的故事。那一夜的血与火,击碎了敌人的情报网,也唤起了民众的抗日决心。它让人们明白:叛国者,虽远必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72小时内,以色列连炸6国,中方开始介入,战场转到联合国

短短72小时内,以色列连炸6国,中方开始介入,战场转到联合国

文雅笔墨
2025-09-14 01:52:35
巴西医生称赞刺杀柯克的枪手“枪法精准”,被吊销美国签证,永久禁止入境

巴西医生称赞刺杀柯克的枪手“枪法精准”,被吊销美国签证,永久禁止入境

大洛杉矶LA
2025-09-15 06:48:50
B2轰炸机奔袭55000公里,除了性能强,更可怕的是全球的军事基地

B2轰炸机奔袭55000公里,除了性能强,更可怕的是全球的军事基地

博览历史
2025-09-14 13:31:06
妈妈手缝耐克包走红,儿子当年嫌假,如今很珍惜,耐克品牌方回应

妈妈手缝耐克包走红,儿子当年嫌假,如今很珍惜,耐克品牌方回应

小彭聊社会
2025-09-15 00:28:50
突发,南京又有几所幼儿园闭园

突发,南京又有几所幼儿园闭园

南京择校
2025-09-15 16:55:46
甘肃兰州市副市长靳芳已任市委常委

甘肃兰州市副市长靳芳已任市委常委

澎湃新闻
2025-09-15 17:16:30
小姐姐爱穿紧身瑜伽裤,散发时尚知性与韵味,背影很撩人

小姐姐爱穿紧身瑜伽裤,散发时尚知性与韵味,背影很撩人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5 15:44:38
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池祥波、廖文忠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池祥波、廖文忠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2:31:32
89年我把1200退伍费借战友,从此之后消失,20年后我收到银行账单

89年我把1200退伍费借战友,从此之后消失,20年后我收到银行账单

涛哥讲堂
2025-09-06 09:50:08
同学聚会去法国,登机时发现我忘带护照,自己回家,次日巴黎来电

同学聚会去法国,登机时发现我忘带护照,自己回家,次日巴黎来电

凯裕说故事
2025-09-15 20:26:53
台湾教授带学生首登大陆实地调查,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大陆?

台湾教授带学生首登大陆实地调查,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大陆?

雅俗共赏1
2025-07-25 11:08:55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市值背后的抗癌药之王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市值背后的抗癌药之王

图解金融
2025-09-09 09:06:54
大量上市!硒是洋葱的20倍,建议中老年多吃1样,手脚麻利精神好

大量上市!硒是洋葱的20倍,建议中老年多吃1样,手脚麻利精神好

阿龙美食记
2025-09-14 14:28:55
400+岗位!均有编制!广东多个事业单位招聘

400+岗位!均有编制!广东多个事业单位招聘

南粤女声
2025-09-15 11:11:34
高中生扶大妈遭讹15万,12年后大妈孙子考上清大,他在门口跪地求饶

高中生扶大妈遭讹15万,12年后大妈孙子考上清大,他在门口跪地求饶

罪案洞察者
2025-09-12 13:55:25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5 15:45:46
荷兰F-16开火,意大利台风开火,30枚导弹命中3架,北约咋打的?

荷兰F-16开火,意大利台风开火,30枚导弹命中3架,北约咋打的?

井普椿的独白
2025-09-14 23:14:40
这一次,谁也救不了把“半永久妆造”焊脸上、走鞠婧祎老路的成毅

这一次,谁也救不了把“半永久妆造”焊脸上、走鞠婧祎老路的成毅

访史
2025-09-15 04:37:38
小伙竟爱上大 21 岁同学亲妈,豪砸千万买房追到手!

小伙竟爱上大 21 岁同学亲妈,豪砸千万买房追到手!

橙星文娱
2025-09-15 17:52:04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半岛晨报
2025-09-15 19:33:10
2025-09-15 23:15:00
青途历史
青途历史
历史是经验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
2046文章数 1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游客质疑上博"良渚大石凿"太精致:埋了5000年没腐蚀

头条要闻

游客质疑上博"良渚大石凿"太精致:埋了5000年没腐蚀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英韧科技邀您共聚GMIF2025,见证企业级SSD全栈创新突破

教育要闻

成绩焦虑的背后,是父母的虚荣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