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这水咋还没咽下去?”
餐桌上,女儿张玲惊讶地看着父亲张德安。杯子里的水才喝了一半,他就停在那里,手悬空着,眉头紧皱,像卡住了什么。
“哎,最近老觉得水下去慢,胸口堵得慌。”张德安随口应了一句,把杯子放下,端起碗继续扒拉饭。
家里人心里一紧,却又谁都没再多问一句。那顿饭吃得格外沉闷。
这不是第一次了。
张德安六十五岁,退休在家。年轻时干建筑,落下了胃不好这个毛病。平日里抽烟喝酒,口味又重,常常饱一顿、饿一顿。
近两年,他时不时抱怨:“喝口水都顶得慌,好像在喉咙口卡着。”妻子李秀芬劝:“要不去医院查查?”
他摆摆手:“小毛病,哪用得着大惊小怪。”
日子一天天过去,毛病却越来越明显。除了喝水困难,他开始觉得上腹部胀痛,偶尔还吐酸水。夜里咳得厉害,嘴里带着股怪味。
邻居老周来串门,看他脸色蜡黄,吓了一跳:“德安啊,你这可不像胃炎,快去检查吧。我老弟当年就是老说喝水堵,结果一查是胃癌。”
一句话像针扎进心里。张德安心里有些发怵,可嘴上依旧嘴硬:“我比他壮多了,别瞎比。”
某个夜里,他被胃部灼痛惊醒,翻来覆去睡不着。李秀芬急忙给他倒水,他接过杯子,刚抿一口就咳了出来,满嘴苦水。
“这哪是小毛病?非得拖到躺下才安心吗?”李秀芬红着眼吼。
第二天,女儿硬拉着他去了市医院。胃镜结果让全家人瘫坐在走廊:胃部有明显病变,需进一步活检。
医生严肃地说:“你描述的喝水下不去、胸口堵、胃胀痛,都是危险信号。很多胃癌患者早期就是这种表现,容易被忽视。必须尽快确诊。”
张德安愣在原地,声音发颤:“真有这么严重?”
医生点头:“喝水困难,往往说明食管或胃部受阻,三大典型症状不能忽略:一是喝水或吞咽不畅;二是反酸、嗳气、胃胀长期不缓解;三是上腹部隐痛伴体重下降。”
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几天,家里气氛凝固。
李秀芬埋怨:“你要是早听劝,哪至于走到这一步。”
张德安低声:“我怕拖累家里,怕查出来真的是癌症。”
女儿哭着说:“不查就更怕,万一错过治疗时机呢?”
一句话像石头砸进心湖。
他想起这些年身边的人,老邻居老刘前年也是喝水堵,拖到最后确诊晚期,走得快得让人心里发怵。
夜里,他在院子里抽闷烟,隔壁小伙子路过,看见他愁眉苦脸,忍不住问:“张叔,你这是怎么了?”
他苦笑:“喝水都费劲,还能咋样。”
活检结果证实是早期胃癌。医生安慰:“还好发现得不算晚,手术和配合治疗,有很大机会控制住。”
张德安这才彻底慌了。他想起那几次喝水卡住的瞬间,想起自己一再逃避的态度,心里后悔不已。
医生在病房里做科普:“很多人以为胃癌只有剧烈疼痛才算危险,其实喝水困难、胃胀反酸才是早期常见表现。三类人要特别注意:一是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二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人;三是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人。”
病友们你一言我一语。
“我就是因为常年吃腌菜,才惹出这病。”
“我老伴总嫌体检查不出啥,结果一查就是胃癌。”
“咱得认,身体不会骗人,喝水难、反酸,就是报警。”
这些话让张德安心里五味杂陈。
手术顺利,恢复期漫长。张德安被迫改变了几十年的习惯,不再暴饮暴食,每天规律三餐,戒掉了烟酒。
李秀芬在厨房张罗,餐桌上的菜清淡了许多。她递给他一碗小米粥:“你能吃下去就好。”
他接过碗,缓缓点头:“我以后听你的,不再倔了。”
女儿笑着:“爸,这话可得记牢。”
康复期间,他开始在社区分享经历。谁家老人说“喝水难”,他立马提醒:“快去查胃。”邻居们都说:“张德安变了,懂得惜命了。”
这件事给了全家一个深刻的教训。很多人以为胃癌来得突然,其实身体早就发出警告,只是人们选择忽视。喝水不畅、胃胀反酸、上腹疼痛,看似小毛病,却可能是病灶的开端。
#图文带货训练营#医学研究表明,我国胃癌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很多病例都是因为错过早期信号。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都是推手。
张德安的经历,提醒更多普通人:与其害怕检查,不如早点面对。因为在疾病面前,拖延和侥幸才是最大的杀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