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庄科乡沙门村的核桃林间,清脆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村民们手持长竹竿,对准挂满果实的枝头轻轻一抖,“啪嗒”“啪嗒”,裹着青皮的核桃如雨点般落下。树下的村民迅速将散落的果实一一拾入袋中,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
不远处,村口的核桃树下,村民们围坐成圈,手脚麻利地打包、称重,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核桃的清香。有人低头折着快递盒,有人将去皮后的鲜核桃装入网袋,过秤后仔细封口。撕拉胶带的声响与欢快的说笑交织,一箱箱鲜核桃快递正发往全国各地。
另一边,沙门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尚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推介:“家人们,这是我们沙门村核桃树结的果,沙瓤核桃,壳薄仁满,口感清甜!”他一边剥开核桃展示乳白的果仁,一边讲述着村里的种植故事。随着在线人数不断攀升,这场由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的直播,已成为连接深山与外界的新桥梁。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季!”李明尚捧起一把鲜核桃介绍道,沙门村200余亩核桃树平均树龄在40—50年之间,预计总产量超3000斤。为拓宽销路,村里在保留社区团购、工会订单等传统渠道外,村民们还尝试参与直播带货。“我们邀请村里的大姐们当主播,她们用淳朴的语言介绍大庄科乡的核桃,特别受欢迎。”李明尚翻着订单记录说,“昨天仅一个小时,大姐们就卖了1600元。”
截至目前,大庄科乡核桃种植面积共有2000亩。近年来,通过连续开展果树修剪培训,邀请区职业学院老师入村开展培训,手把手教,树上树下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林果业质量和产量。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各方资源,助农快销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如今,从枝头到舌尖,从线下到云端,大庄科乡的核桃正以多元化方式走向市场,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果”。夕阳西下,装满核桃的货车驶向远方,林间回荡着村民的欢笑声,这曲丰收的赞歌,还在继续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