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浪翻滚
农机收割奏响丰收乐章
眼下
崇州32万亩水稻进入收割期
连日来,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
组织农机有序开展收割作业
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品种培优 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9月14日下午,在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里,5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装车……全程机械化作业。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100余亩水稻颗粒归仓。
杨福明
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负责人
今天我们收割了四川省主推品种川康优6308、品香优秱珍。这些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性较好、米质优等特点,从目前收割入库的情况来看,水稻预计比去年每亩增产35公斤以上。
优种试验示范,夯实丰收根基。崇州锚定“品种培优”关键目标,以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为纽带,联合30家科研院所完成798个水稻品种试验示范,筛选推广品香优秱珍、优野香优莉丝、荃优822等优质水稻品种;同步引种试验“津原U99、天隆优619、越光稻”等优质宜加工水稻新品种255亩,以良种选育巩固秋粮高产基础。
AI种植 精准和智能贯全程
除了依托中试熟化基地引进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外,崇州还广泛应用精准水肥管理、智能机械化收割和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彰显科技赋能下的现代稻作示范,为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供应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合作实施“水稻AI种植项目”。“通过植入田间的传感器,我们今年实现了水稻的‘营养定制’。”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向记者展示了水稻AI种植系统。
据介绍,项目通过“天、空、地”农田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收集水稻种植过程中作物生长、农事操作以及病虫草害等多方面的数据,通过云端AI智能体进行处理运算,生成详尽的数据报告和专业的水稻种植建议,并及时发送至AI团队的手机端。AI团队依据这些种植决策建议开展农事操作,田间数据监测系统则持续采集农事操作数据,形成完整的数据决策闭环,确保种植过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王伶俐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
今年我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人才,种植更加规范、科学,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
据悉,今年崇州水稻种植面积约32万亩,预计产量17.7万吨,收割时间将持续到9月底。
部分图|杨武
记者|唐海龙 韩锐
编辑|余霞 王静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