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八十八年前,中国空军“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分别是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其中,乐以琴还以其超凡的勇气、精湛的技艺和壮烈的牺牲精神,更是获得“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美誉。
空中“赵子龙”
乐以琴1914年11月11日出生在四川省芦山县当地望族,家境优渥。早年就读于济南齐鲁大学文理学院学生物学,立志学医。但“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目睹国家遭受侵略,乐以琴深感“学医救不了国难”,毅然投笔从戎。
1932年,他考入中央航空学校(杭州笕桥航校)第三期,成为战斗机科学员。
在校期间,他刻苦训练,展现出极高的飞行天赋和过人的胆识。
1937年8月15日,淞沪会战爆发后第三天,日机空袭杭州笕桥。
乐以琴驾驶他标志性的座机--2204号霍克III型战斗机,首次升空迎敌。
在这场战斗中,他单日击落敌机4架,首战告捷,一战成名!这是中国空军单日个人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之一。
乐以琴勇猛果敢的战斗风格、常单机闯入敌机群的单骑冲阵气概,以及在中国空军飞机数量、性能远逊于日军的极其劣势的装备条件下取得的辉煌战绩,让人们联想到三国时期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勇冠三军的常山赵子龙。
因此,“空中赵子龙”的威名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士气。
在随后的淞沪空战中,乐以琴愈战愈勇。据统计,在8月15日至21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个人就取得了击落敌机8架的骄人战绩,成为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他驾驶的2204号战机成为了日机的噩梦。
为了南京义无反顾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空军损失惨重,残部转移保卫南京。此时中国空军几乎已无战机可用,飞行员更是死伤殆尽。
1937年12月3日,日军大批战机再次空袭南京。
乐以琴等少数仅存的精英飞行员,明知敌强我弱、升空九死一生,依然义无反顾。
他们视死如归,驾驶着拼凑起来的最后几架战机升空迎战。
面对绝对优势的敌机,这是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之战。
乐以琴的名言是:“西子湖之神诸鉴:我决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放在祖国江南的天野!” 这誓言是他用生命践行的。
在激烈的空战中,乐以琴的战机被多架敌机围攻,不幸中弹。他试图跳伞求生,但因高度过低,壮烈殉国于南京紫金山上空,年仅23岁。
结语
作为顶尖飞行员,乐以琴将个人天赋和对祖国的热爱融为一体,创造了辉煌的战绩。“空中赵子龙”的事迹通过报纸、广播传遍全国,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他和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代表了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最精锐的力量。他们的牺牲,是中国空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英勇抗击强敌的象征。
2014年,乐以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的家乡四川芦山建有乐以琴纪念馆(乐氏故居),他的故事被写入历史书籍、搬上荧幕(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以他为原型的角色),继续教育和激励后人。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