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帅能文能武,博古通今。八十年代,党中央决定老干部退居二线,让位让贤。
但是,有的人却想不通,认为自己革命一辈子,现在身体还行,还想工作几年。
为此,叶帅看见谁便谈古论今,以古喻今。他最爱用廉颇老将的例子,劝告老同志要服老,要做开明人士,该退的时候就退下来。
一九八二年三月,在一次谈话中,叶帅特别谈起了三国时期蜀国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他说:蜀国那时也有个干部老化的问题。 “蜀中无良将,廖化做先锋”。在《后出师表》里,诺葛亮承认自己有六个不解,其中之一说,自从到汉中,一年之内就丧失赵云、阳群等大将七十余人以及前锋、散骑、 武骑等一千余人。他叹息“以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何以图敌?”那时,诸葛亮老了,又不放手选拔、使用年轻的接班人,“事无巨细,亮皆专之”,“皆决于亮”。蜀国占地少,人才匮乏,受到重用的将领差不多都是军事人才,有武缺文。后来,诸葛亮很急,好容易发现姜维是个人才,让姜维作了接班人。对此,叶帅在会上感叹地说:
“蜀国人才的老化问题,接班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自从井冈山以来,五十多年了,多年征战的干部都老了,现在需要大力培养选拔接班人。”
其他老干部一听,深有同感,于是纷纷要求退居二线,让位让贤给年轻人。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