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蔡志松:映物随颜色

0
分享至


点击查看视频

那是一座水晶塔形雕塑,11层镂空锥形结构层层递进,托举着顶端尖锐凌厉的棱角,通体是简洁利落的几何感,远观通透,灯光下又折射出足以填满整个空间的绚烂光彩。

既坚硬,又通透。唐诗里这样形容水晶:“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若把它对着月光,剔透澄澈的质感,如水一般晶莹。

“水晶是一种很有中式哲学内涵的材质。”雕塑家蔡志松先生向我们介绍他的最新作品《天际》。

蔡志松和水晶相遇诞生出的新系列,是灵感随境遇萌发的偶然,也是精神内涵契合的必然——坚实却轻盈,允许一切穿过,又自有璀璨光华。这也是如今蔡志松创作状态的写照:笃定的内里,成就随性自然的表达。

“就是一种自在吧!”蔡志松这样总结当下的自己。

浪潮里的经典瞬间

公开场合的蔡志松很符合大众对“艺术家”这个职业的想象。他偏爱优雅合体的绅士穿搭,发型打理得一丝不苟,领带或领结、丝巾或口袋方巾常于细节处营造点睛之笔。媒体定位他为艺术圈的时尚先生,有人把他誉为“隐士”,也有人形容他“具有电影明星的气质”。


而在这次的拍摄现场,蔡志松让我们看到他更立体的一面。仍然优雅,仍然专注,又多了一些松弛和不羁。镜头下,他不仅是被注视和塑造的对象,还对现场的布景与陈列贡献了诸多创造性的想法。他的身旁,是从《故国》系列到《家园》系列,横跨近30年创作生涯的作品,像是他人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琥珀,或凝结了浓烈乃至尖锐的家国思考,或表现中式山水的静谧美好。

它们在画面中与他隔空对话,时间缔造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又兀自永恒。

流连于其中,每一面墙和每个角落,都营造不同韵味,似乎无声回应了艺术家的创作起点——一场关于何为潮流、何为经典的追问。

那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和毕业后的几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代艺术在国内方兴未艾,艺术从业者们似乎都热衷于模仿西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追随风口浪尖上谓之“时髦”的风格。可是,流行的东西,往往意味着已经高度成熟和套路化,以至于乍看喧闹,细究起来,并无太大的阐释空间。更何况,我们和西方人浸淫在不同文化氛围之中,如果不顾来处的一味追随,就是创作上的无根之木。


“做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语言,过度自我是空洞的嚎叫,没有表达又会陷入无聊的平庸。”在速朽的思潮中,想做出耐看的艺术,这是《故国》系列诞生的动因。

“故”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延展性极强的时序概念,它的精彩之处在于熟悉又陌生,沉浸又抽离,过去的自己是镜中人,现在的自己是审视者。

蔡志松选取秦俑为蓝本,但又极富创造力的,把着眼点放在对大浪潮中普通人的关注,用姿态、表情、乃至衣着的质感、发髻的纹理,于细微处去构建宏大历史与个体处境之间复杂又微妙的关系。

创造超越时代的经典,蔡志松做到了。《故国》系列作品诞生之初就在圈内获得极高评价,也在他29岁那年,就为他送上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这也是该奖项103年历史中,首次的中国艺术家获奖。


然而蔡志松还记得,当时并不是每个观众都能读懂《故国》,在一次展览中,它被陈列在展馆门口,熙来攘往的人们都能在不知背景的情况下随意一瞥,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认为他的塑造是一种抹黑。

可是,艺术的生命力就像海边礁石,不同的时代之浪,可以拍打出不同的回响。近些年,微观史学在学术界兴起,关注大时代中普通人的命运成为一门显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再看《故国》系列,其中的深刻哲思,又被越来越多年轻人重新理解。

矛盾中的自我探索

《故国》之后,年少成名并没有给蔡志松带来多少波动,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表达欲,又先后创作出《玫瑰》、《浮云》、《家园》等系列。

尽管这些作品在母题方面各有不同,有的谈论爱情、有的感慨亲情与生命、有的思考人与自然,但它们又是连贯而统一的,有着鲜明的“蔡志松烙印”。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象群,把这种一脉相承的连贯性总结为一种“寻找自我”的冲动。而这表现在作品上,则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反差与思辨。

如果到艺术馆去看蔡志松的展览,会发现每个作品都值得长久驻足,细致观看,其中的矛盾性耐人寻味。

《玫瑰》系列,以铅为材料:“铅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在生活中很常见,它可塑造又易损毁,熔点低,被破坏了之后有一定的毒性。它既柔软又沉重,很适合用来表现爱情。”层层叠叠的花瓣,用铅来构筑,黑色哑光的质感,像是把爱情浓烈时的馥郁、暗淡时的伤害、凋落时的哑然,都融为一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侧面。


以“孔雀”为题时,大多数人总是着眼于它开屏的夺目光彩,蔡志松却能一眼看到背后的多面性:“现实中的孔雀,不仅形象与气度不凡,且喜食毒物,毒性越大,食后的羽毛越美越亮,这种习性与能力异于常类。”因此,他创造出的孔雀,不仅有艳丽的光泽,还有如十字架一样沉重却也向上的姿态,一个定格里容纳了“浴火”与“重生”两种情感厚度。

《家园》系列,用金属不锈钢表现传统中国画里的意象——优雅的兰、坚韧的竹、灵动的鹿、神秘高洁的鹤,蔡志松很注重用空间关系打造意境之美,几只小鹿互相凝望呼应,植物旁边的山石,枝头的鸟鹊,共同构成作品的整体氛围。银色亮面质感让雕塑显得冷,但光打在它们身上,反射出散漫的波纹,又像水或薄雾,在静态的空间中生发出流动感。


玫瑰、云朵、蝴蝶……这些表现对象再常见不过,当把它们作为题材变为硬质雕塑,怎样避免成为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蔡志松坦言,他从不刻意寻找灵感,更不追随热点,只是诚实地把生活经历投射在创作中。

《玫瑰》系列开始于他36岁,那正是对爱情以及对流行文化有所感的人生阶段。《浮云》系列,则是在母亲生病及去世后,对人生流转聚合之无常的切身感受。而后来的《家园》系列,则诞生于他搬到苏州之后的所见,那些国画中的意境,原来都在自然中有生动的原型,一山一景,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抬眼偶得。

“一切都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在回顾创作历程时,蔡志松用了如此鲜活的动词。

9月9日,继北京志松美术馆成立之后,上海志松美术馆正式开馆,两馆地理位置一南一北,形成南北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上海志松美术馆有四个特点:寻找并树立当代艺术的东方性、探讨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表现、倡导学术的纯粹性、以艺术打破各领域的界限,建立互相交流的跨界之桥。它将以“东方性”、“当代性”、“学术性”的办馆理念,强调艺术融入社会和生活,通过艺术展览呈现东方艺术的面貌,建立传播的枢纽,将当代艺术的能量与活力注入社会,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在中国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自在,允许一切发生

和蔡志松先生聊天是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过程。尽管他在成为独立艺术家之前,在中央美术学院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作品又以幽远的内涵著称,但他本人却并不沉迷于厚重繁复的表达,反而很愿意谈及作品中轻快的部分。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做雕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埋头去雕琢一个个造型就行了。很多时候,我的角色像一个导演,会去考虑光影,考虑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呈现。展览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不同空间的陈列……现在媒介如此发达的环境下,我希望不管是到现场的观众,还是在线上看的人们,都能有一个好的体验。”


艺术并不需要曲高和寡,在蔡志松看来,直观的审美价值,应该是一个作品带给观众的第一重享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新作《天际》时,他给视频配上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华彩段落,作为配乐。来自听觉和视觉上双重的冲击力包裹住观众,无需复杂的阐释,网友已经看懂了他想要表达的氛围。

《水晶》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则从具象走向了更简洁凝练的全新风格,圆形水晶上被凿刻出放射状的直线,在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瞳孔的样子,看与被看,是一体两面。此刻能鲜明的感觉到,新的变化已经在他的身上发生了。

最近,蔡志松从苏州搬回北京。外界把这解读为他结束了“隐士”生活,实际上,对于在创作上十分成熟的蔡志松来说,“隐”早已不是一种外在的姿态,而是心理状态上的安定自足。

“现在,我允许自己有‘做不好’的情况发生。”谈及近两年的新体悟,完美主义的蔡志松这样说。随即他又补充,“做不好”并不意味着放低自我要求,而是一种随遇而安,接受一切发生的开放心态。


蔡志松的老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曾经赞同蔡志松以蝴蝶自喻——在众人不可见的地方,完成了羽化的过程,才有长久的绽放。

回望蔡志松的来时路,鲜明分为两个阶段。童年时期的他,经历父亲早逝生活艰苦,考大学时信心满满,却用了三年才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那是一段充满艰难和动荡的日子。毕业之后,他又很快经历年少成名,从此在外界看来一路坦途,三次创造国内艺术家在国际市场的拍卖记录。

曾经的困苦和荣耀,如今回看都已经不那么鲜明。只有对创作的热情和直觉,长久驻扎在了他的生命里。

蔡志松说,人生中的起落,并不单独产生什么意义,一切都取决于身处其中的人,如何消化和吸收。

痛苦不一定滋养艺术,顺遂也不必然导致空洞——人们总是对艺术家投射这种戏剧性的想象。而真实的他,无非是在越来越豁然开朗的心境中,继续诚实地表达自己。


策划、编辑/于蕾

摄影/李英武

采访、文/闫坤沐

制片/李文栋

摄影助理/张振宇、文婧琦

服装助理/Dimo

灯光提供/中纺影棚

场地提供/北京志松美术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鉴史录
2024-09-10 19:34:57
洪晃:一嫁美国律师,二嫁陈凯歌,三嫁法国外交官,43岁遇第四任

洪晃:一嫁美国律师,二嫁陈凯歌,三嫁法国外交官,43岁遇第四任

七公子娱乐
2025-06-15 11:20:03
人生3大天规,违背必遭恶报!很多人因不懂栽了跟头

人生3大天规,违背必遭恶报!很多人因不懂栽了跟头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09-14 12:30:00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9:28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不写散文诗
2025-09-15 12:11:12
有个比恒大还吓人的雷,可能已经快爆发了。

有个比恒大还吓人的雷,可能已经快爆发了。

流苏晚晴
2025-07-22 18:07:13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唐嫣拿下视后,85花却集体“沉默”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唐嫣拿下视后,85花却集体“沉默”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16 16:40:27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墨羽怪谈
2025-09-16 11:25:34
老人被家鸡啄伤后腿部溃烂,住院十多天没检查出病因

老人被家鸡啄伤后腿部溃烂,住院十多天没检查出病因

观威海
2025-09-15 18:15:09
美国学者:中国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东风快递,而是汉字!

美国学者:中国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东风快递,而是汉字!

阿柒的讯
2025-09-16 19:47:24
主力资金 | 2股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

主力资金 | 2股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

数据宝
2025-09-16 19:22:25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球场没跑道
2025-09-16 08:00:55
杨采钰被指知三当三,其男友的爷爷要去母留子,福建本地人曝内幕

杨采钰被指知三当三,其男友的爷爷要去母留子,福建本地人曝内幕

一盅情怀
2025-09-01 19:45:49
2-3!法国男排世锦赛爆冷,两届奥运冠军出局?末轮需死磕阿根廷

2-3!法国男排世锦赛爆冷,两届奥运冠军出局?末轮需死磕阿根廷

我爱英超
2025-09-16 21:17:56
“女人若不正经,一眼便知”:不正经的女人,多半都有这6个特征

“女人若不正经,一眼便知”:不正经的女人,多半都有这6个特征

云端小院
2025-09-15 07:36:20
10天9板,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10天9板,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证券时报
2025-09-16 12:44:01
比美国还嚣张的国家出现,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统一

比美国还嚣张的国家出现,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统一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09-15 20:22:50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策略述
2025-09-12 15:46:15
邮报:曼联VIP座位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套餐价格已直降200英镑

邮报:曼联VIP座位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套餐价格已直降200英镑

直播吧
2025-09-17 00:42:06
令人没想到的一幕:杀害柯克的枪手被抓后,特朗普居然当众夸中国

令人没想到的一幕:杀害柯克的枪手被抓后,特朗普居然当众夸中国

通文知史
2025-09-15 14:25:06
2025-09-17 01:47:00
芭莎男士 incentive-icons
芭莎男士
《芭莎男士》杂志
2822文章数 17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商务部等九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