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已是奢望。
而当这套房子面积仅有39平方米,怎么精心打造,让这间房子不仅宜居,更兼具品味和格调,其实还是很难的。
Eric Wong和他的妻子是一对地道的80后香港小夫妻,2021年他们一咬牙,买下了这套仅有39平方米的“蜗居”。
刚拿到手时看着这巴掌大的地方,又窄又深,别说奢华了,能住得下人就不错了。
可夫妻俩偏不信邪,他们想证明,小空间也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最终这对夫妻真的做到了。
通过设计师的帮助,他们对这个39平米的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总共斥资约55.8万港币,折合人民币大约50.6万元。
走进这套39平米的“盒子”,会发现它最初的格局蛮零碎的,面积不大却硬生生隔出了两室一厅,显得有点憋闷。
设计师做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常规。
把入户后的客厅和餐厅区域直接打通,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大空间。
厨房那面实打实的墙换成了半透明玻璃隔断,阳台门也从厨房挪到了餐厅。
这么一改整个家从进门到阳台,视线几乎没有阻碍。
家里的公共区域是最大亮点,客厅和餐厅完全打通,没有做任何隔断。
为了增加开阔感,客厅的布局很简洁,只有一张皮质两人位沙发和壁挂电视。
最聪明的是,他们直接取消了茶几,这样才勉强让狭小的过道保持畅通。
电视墙部分是营造轻奢感的关键。
背景用了白色石材纹理,搭配金铜色的墙面置物架和石纹电视柜台面,一下子就把档次提起来了。
客厅这种精致的氛围感,自然延伸到了餐区。
金铜色拉丝框架,无主灯设计都跟客厅呼应,让两个区域浑然一体。
餐厅的吊顶也有讲究,倾斜的造型既是设计亮点,又巧妙地遮住了原有的横梁,还嵌入了灯带。
餐桌选择了折叠款,平时不占地,需要时展开后能坐四个人。
厨房的隔断很有设计感,用了一扇带有金铜色框架的玻璃墙。
这扇墙设计感十足,中间是圆形透明玻璃。
旁边是半透明锤纹玻璃造型独特,既分隔了油烟又不挡光线。
厨房内部空间不大,但充分利用U形橱柜和吊柜,把冰箱,灶台,水槽都妥妥地嵌入进去。
墙面选择了特别的蓝色仿云石材质,很有质感也提升了轻奢格调。
家里的卫生间虽然小巧,但自带窗户。
窗户加换气扇,通风一点不愁。
蓝色的卫生间门,配上玫瑰金色的框和把手,小小的门也显得格外精致。
走进里面右手边是小洗手池,马桶居中,最里面用玻璃推拉门做了干湿分离。
从水龙头到花洒,所有洁具都用了亮面金色材质。
整体布置得井井有条,完全没有那种憋闷感。
主卧室虽然不大,但采光和视野非常好。
房门改成了吊柜推拉门,开关都不占空间。
床边做了个L形桌面,直接代替了床头柜,化妆桌,书桌的功能。
石纹台面也和家里其他区域呼应。
收纳的重头戏在床尾,一整面通顶衣柜,能装下夫妻俩超多的衣物和被褥。
全屋架高的地台设计,不仅省了床架,地台下的大空间还能收纳不常用的物品。
儿童房被打造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兼作书房和衣帽间。
房间里一整个转角区域都留给了书桌和衣柜,柜子里还藏了一个折叠式的熨衣板。
飘窗暂时保留,没做太多改动。
等以后有了孩子,儿童房就会回归原样。
到时候再根据需求去添置家具和布置,这样前期装修也省了不少事儿。
这个39平米的“纳米楼”,虽然面积袖珍。
但在设计师的巧妙的设计下,无论是空间利用率,居住舒适度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真的很舒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