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这座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房价高得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很多人还是想要倾其所有买一套房子。
2021年初William和Mandy这对小夫妻,终于在香港找到了“落脚点”。
他们买下了一套面积只有180平方英尺,大概16平方米的“纳米楼”。
这地方小得可怜,简直就是蜗牛壳,但夫妻俩却看到了这套房子的潜力。
与其在大房子上遥不可及,不如把这巴掌大的地方好好改造,这个空间确实狭窄又逼仄,但夫妻俩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施展大魔法。
他们请来设计师,一起绞尽脑汁,怎么才能在这迷你空间里挤下客厅,厨房,卫浴,还有最重要的卧室,并且还要住得舒服。
看起来有点难,但是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改造,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竟然都变得可能了,而且超乎业主的想象。
这个纳米楼的改造,最牛的地方就是对空间的极致利用。
整个屋子除了卫生间是单独隔开的,其他地方几乎就是个大开间。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避免了墙体的阻隔,让小空间看起来没那么压抑。
一进门先看到的就是厨房区,它可不是那种直接暴露的开放式厨房。
设计师在这里用了四扇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屏风,巧妙地分隔了厨房和客厅。
这屏风用的是长虹玻璃配金属边框,平时敞开时光线透进来,视觉上通透又漂亮。
爆炒烹饪时屏风就能关起来,立马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
厨房操作台面不大,但该有的功能一个不少。
灶台旁边留出水槽和切菜区,满足日常做饭。
各种瓶瓶罐罐和餐具都藏在高柜和地柜里,台面永远保持清爽。
屏风旁边利用楼梯间的边角,居然“抠”出了一组高柜。
这可不是厨房储物,而是家里唯一的衣柜。
厨房再往里走,就是客厅。
这里压根就没放传统沙发和茶几,而是换了一种更自由,更惬意的模式。
地面铺着一张圆形地毯,配上几个懒人沙发和靠垫。
客厅靠窗的位置,还特意做了一组狭长的地台,从客厅一直延伸到楼梯口。
这地台既能当飘窗,也能在朋友来访时提供额外的座位。
地台下方也没浪费,藏着好几个上掀式的储物柜,杂物都能塞进去。
大面积的玻璃门和落地窗,让客厅采光极好。
空间虽然小,但一点都不觉得压抑,反而透亮宽敞。
客厅去往二层卧室的楼梯,也是一个超级实用的收纳站。
楼梯最下面的一级台阶,设计师把它做成了小猫咪的专属小窝。
楼梯的每一级台阶,打开来都是一个个储物柜。
里面分格规整,可以分类放各种家居杂物,方便随手拿取。
顺着收纳楼梯走上去,就是隔层卧室。
因为层高有限,所以这卧室确实不能完全站立。
但半坐在床上或者弯腰走路是完全没问题的,丝毫不会觉得压抑。
床头上的空调,它不仅给卧室供风,风道设计还能同时兼顾楼下的客厅。
床边的小侧柜,用来放手机,书本和充电器等小物件,随手可取非常方便。
在香港那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样一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布置得温馨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家,确实挺让人羡慕的。
全部装修才花了11万港币,约9.5万元人民币,在当地算是相当划算了。
日常住起来也是没有任何压力,多亏了设计师的细心改造,既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也满足了业主的审美需要,实在太高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