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14日报道,
9月13日晚7点过,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专门在其个人视频号直播,为餐饮人抱不平,公开叫板罗永浩。
李剑表示,“我正式悬赏20万元,中国境内有营业执照的连锁(餐饮)企业,只要能证明自己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或者被罗永浩、媒体证明存在这样的餐馆,我就给20万元。看看罗永浩说的‘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到底能不能成立。”
李剑的“叫板”还提到,老罗引导消费者“迷信”存在严重偏差。他说,“大家不该纠结是预制菜还是非预制菜,而该关注冷冻原料和鲜鱼、鲜鸡、鲜猪等鲜肉相比,哪个对消费者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更实惠?消费者在意的是哪家的原料能科学证明更健康、投入更好、更实惠,而非概念之争。”
直到现在,罗永浩与西贝的这场争论,我觉得,李剑董事长的这些话,才算真正切入正题。因为,预制菜也好,现做菜也罢,对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安全,那就是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还是有危害。只有满足了这个前提,然后才是质量、品种、价格、环境。
而罗永浩对西贝的吐槽,实际关心的并不是食品安全,而是口感、价格,是表面的东西,继而引发了一场对预制菜与现做菜的讨论。而媒体与公众对这场争论(包括笔者),也都被罗永浩带偏了,带进沟里了。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最应当关心的,当然应该是食品安全。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才去谈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此一来,李剑董事长对罗永浩的“叫板”,才是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对消费市场关心。因为,他指出了争论的关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罗永浩所谓的“小饭馆、餐厅‘现炒’饭菜更健康的观点”,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原料的采购。相当一部分小餐馆,在没有有效成本控制手段的情况下,大多在采购原材料时,把原材料价格放在首位,而忽视原材料的安全,他们习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贸市场或零散经营摊点购买,且很多没有经过农药残留等检测,继而购买的原材料看似新鲜,实则原材料安全没有保证。
相反,正规厂家生产的预制菜,所购原材料大多也是正规供应商提供的,安全问题可以保证。否则,可以进行安全问题溯源,可以找到问题源头。
如此一来,所谓菜品的优劣,就不能放在预制菜还是现做菜上,而要看菜品的安全性,看食品安全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菜品的质量、口感、品种、色泽等。
在餐饮问题上,只有安全是一票否决的,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质量差一点,口感差一点,环境差一点,消费者都可以自主选择。安全出了问题,就没得选。
也正因为如此,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论,应当结束了,李剑董事长与罗永浩的“叫板”,实际向所有餐饮企业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食品安全。只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才去考虑预制菜还是现做菜的问题。预制菜安全有保证,再加上质量、品种、价格等,可以作为餐饮企业的重要选择,而不要再强调是不是现做。反过来,现做菜如果安全没有保证,自然是不如预制菜。只有新鲜、没有安全的现做菜,自然没有安全有保证的预制菜好了。
所以,罗永浩与西贝有关预制菜的争论,如果想继续下去,就该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话题,那就是预制菜与现做菜哪个安全方面更令消费者放心。其中,市场监管、农业、商务等部门能否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超市、农贸市场、零售摊点经营的原材料,能否扩大抽检面,把那些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污染严重的原材料坚决挡在市场外面,不要进入餐饮企业,不要进入餐桌,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否则,可以一切归零,实行一票否决。
今日头条 | 搜狐 | 一点资讯 |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视频号I坦然如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