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告诫书真正成为被家暴者的“护身符”

0
分享至


9月7日,辽宁盖州警方发通报称,辖区张某萍被他人伤害送医治疗,公安机关经侦查确定张某萍前夫张某铭有作案嫌疑。9月6日晚,张某萍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前不久,河北沧州一名25岁女子刘某某不幸离世。警方通报显示,她系“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犯罪嫌疑人正是她的丈夫金某和婆婆张某。更令人痛心的是,知情人透露,“最开始这个男的打她,她会跟家里说。后来就不说了,都是自己闷着。”这些片段拼凑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家暴绝非偶发,而是长期存在。

面对家暴这个沉疴痼疾,我国建立了包括告诫制度在内的多项制度设计。2016年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被视为阻断家暴升级的重要工具,它既是警告,也是证据。那么,为何在这起悲剧中,类似制度没能成为保护刘某某的“护身符”?

首先,家暴告诫制度的实施面临着执法理念的滞后。尽管法律已明确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但一些基层执法部门仍存在“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思维定式,对家暴报警,出警不及时、处理不坚决,往往以调解代执法,以劝和代告诫,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即使出具告诫书,也可能缺乏后续跟踪回访,让告诫书沦为“一纸空文”。执法环节的温差,直接影响了制度效果。

其次,告诫制度与其他反家暴措施的衔接存在断层。告诫书应当成为后续人身安全保护令、离婚诉讼中证据链的重要一环,但在实践中,各部门信息共享不畅,未能形成合力。妇联、公安机关、法院等机构之间的协作大多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第三,社会支持网络仍有缺口,受害者的求助障碍被低估。家暴受害者需要的是一个由法律、社区、亲友和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的支持体系,然而现实却处处是断点。据全国妇联等机构早年的一系列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1/4的已婚妇女曾遭受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而受害者平均要经历数10次暴力后才可能报警,这凸显了早期干预的困难。刘某某从“会跟家里说”到“自己闷着”的转变,可能包含了受害者出于经济依赖、情感牵绊、害怕报复、为了孩子等复杂心理……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道道无形屏障,使受害者难以持续求助。

值得注意的是,刘某某丈夫金某是当地检察院劳务派遣人员。这个身份极易被施暴者操弄为“系统内有人”的隐形恐吓,成为瓦解刘某某求助意愿的精神枷锁;而对初期处置此案的基层执法者而言,面对与司法系统存在关联的嫌疑人,他们执法的果断性与独立性是否会因此而受影响?沧州市公安局指定异地侦办,就是为了确保案件侦办的公正客观。此举彰显了公安机关秉公办理的态度,这既是对民意的回应,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坚决捍卫。

要打破困局,需进行“三位一体”的系统性重构:一是以技术革新打通数据壁垒,构建“反家暴一案一码”数字化协同平台,打通信息孤岛,确保一旦启动干预程序,所有公安、妇联、法院等机构便能自动预警、协同跟进,为受害者构建一个闭环的安全防护网,彻底杜绝“告而不诫、诫而不管”。二是以制度刚性强化执行约束。进一步推行家暴强制报告与主动跟进程序。借鉴加拿大等国的多机构风险评估机制,当警方接到家暴报警后,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中高风险案件强制启动定期回访检查程序,而不是被动等待受害者再次求助。三是以文化重塑扭转社会心态,将反家暴塑造为全民责任,彻底改变“受害者独自面对”的局面。

刘某某的悲剧再次警示我们,反家暴不能仅靠一纸告诫书,而需要建立全社会响应的支持体系。只有当一次轻微暴力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才能避免家庭暴力升级为致命案件。唯有如此,家庭才能回归其应有的温暖与安全,成为每个人可信赖的港湾!

记者:肖楠

文字编辑:徐艳红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惊爆!央媒官宣45岁霍启刚再次升职,他做梦也没想到妻子如此给力

惊爆!央媒官宣45岁霍启刚再次升职,他做梦也没想到妻子如此给力

手把手带你开新挖机
2025-07-24 16:13:13
好好的机器人,为啥要加个乳房?

好好的机器人,为啥要加个乳房?

不客观实验室
2025-11-10 14:17:22
新型“卖淫方式”出现了!让人防不胜防,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

新型“卖淫方式”出现了!让人防不胜防,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9 10:50:12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侃球熊弟
2025-11-11 18:37:54
晚年麦克阿瑟谈抗美援朝:不理解中国为何参战,同时祈祷中国参战

晚年麦克阿瑟谈抗美援朝:不理解中国为何参战,同时祈祷中国参战

花仙历史说
2025-11-09 14:13:31
北京一专科医院院区宣布停诊,并入综合医院!

北京一专科医院院区宣布停诊,并入综合医院!

看医界
2025-11-11 11:04:20
杜锋:四年前的全运会历历在目,接过接力棒是篮球传承的意义

杜锋:四年前的全运会历历在目,接过接力棒是篮球传承的意义

懂球帝
2025-11-11 23:51:05
博主:亚马尔和尼科一样受伤病困扰,但巴萨不懂西班牙为何区别对待

博主:亚马尔和尼科一样受伤病困扰,但巴萨不懂西班牙为何区别对待

懂球帝
2025-11-11 22:27:06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游古史
2025-11-11 11:37:32
美国急召郑丽文!赖清德暗中搞事,还是特朗普坐不住了?

美国急召郑丽文!赖清德暗中搞事,还是特朗普坐不住了?

起喜电影
2025-11-12 00:01:38
最高检公布典型案例:生理盐水和蛋白粉配制成的液体,假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告人最高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最高检公布典型案例:生理盐水和蛋白粉配制成的液体,假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告人最高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5:23:05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妈妈,你下面怎么有胡子”?妈妈给出的答案,值得我们学习

“妈妈,你下面怎么有胡子”?妈妈给出的答案,值得我们学习

大果小果妈妈
2025-10-23 13:32:33
小伙自驾西藏,遇徒步女学生搭车,同行2天后,才知自己躲过一劫

小伙自驾西藏,遇徒步女学生搭车,同行2天后,才知自己躲过一劫

五元讲堂
2025-10-16 14:41:16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阿伧说事
2025-11-11 09:51:31
钙是牛肉的30倍!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吃2次,腿脚有劲,身体硬朗

钙是牛肉的30倍!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吃2次,腿脚有劲,身体硬朗

阿龙美食记
2025-11-09 16:31:15
乌克兰全境大停电,俄军核打击之前警告,发射多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境大停电,俄军核打击之前警告,发射多枚全球禁止导弹!

Ck的蜜糖
2025-11-12 01:29:17
全运会最新金牌排名揭晓,东道主领跑,3省紧追不舍,上海11金

全运会最新金牌排名揭晓,东道主领跑,3省紧追不舍,上海11金

阿諬体育评论
2025-11-11 09:57:17
“别高估了睡一觉的关系。”

“别高估了睡一觉的关系。”

程一
2025-11-03 21:49:18
2025-11-12 02:28:49
人民政协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19145文章数 107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