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夜里一觉醒来,嘴巴干得像塞了把干草,喝口水也缓不过劲儿来?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没喝够水,可这事儿有时候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年纪稍大点的人,晚上嘴巴发干成了家常便饭,但它可能在悄无声息地提醒你,身体里头有啥不对劲。
人体白天活动,汗出尿排,水分丢了不少,要是没及时补上,晚上躺下就容易缺水。
上班族或干体力活的,一天到晚忙,喝水总觉得够了,其实算下来可能就一千多毫升,远低于推荐的1500到2000毫升。结果呢,睡到半夜,口腔黏膜就开始抗议,干巴巴的。
另一个大头是环境,特别是在北方冬天或空调房,空气湿度低到30%以下,水分蒸发快,嘴巴首当其冲。
很多人还爱张嘴睡,尤其是鼻子有点堵,夜里呼噜打得响,嘴巴大张,唾液直接暴露在空气里,干得更快。饮食上,盐吃多也添乱,血里盐分高,刺激渴觉中枢,夜里干劲儿上头。年纪大了,唾液腺功能退化,分泌少20%到30%,中老年人特别常见。
这些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就能好转,比如白天多喝温水,小口慢饮,睡前放盆水或用加湿器保持湿度50%以上,避免张嘴呼吸可以用鼻贴或治鼻炎。
说到疾病,夜间嘴巴发干往往是身体的预警灯,尤其是持续几个月不缓解。
第一,糖尿病。这病血糖高,肾脏忙着排糖,尿液带走大量水,导致高渗脱水,嘴巴干是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之一: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少。夜里醒来渴得慌,喝水也只管一时。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80%有口干表现,尤其是二型,早期信号就这样。别拖,测个空腹血糖就知道,控制好血糖,症状能明显减轻。
第二,干燥综合征。一种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误攻唾液腺和泪腺,分泌锐减,嘴巴眼手都干。夜里严重时,舌头黏牙,讲话费劲,还可能腮腺肿或关节疼。女性多见,40岁后发病率高,克利夫兰诊所资料显示,患者三分之二伴肾肺问题,全身风险不小。
第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多,代谢加速,全身耗水快,血钙升磷降,口干多尿常见。伴心跳快、手抖、多汗、脖子粗、疲劳。
甲亢口干见于30%患者,夜里干得醒,影响睡眠。尤其是中年人,家族史有的话更警惕。查激素水平,用药或手术控住,症状就好转。
第四,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如慢性支气管炎或鼻炎,鼻塞张嘴呼吸,唾液蒸发加速,夜里干得慌。
消化上,口腔炎、腮腺炎或胃酸反流,炎症刺激黏膜,分泌少,还可能口臭喉痛。健康线网站指出,感冒发烧时高热出汗,也加重脱水。慢性肺病患者,气道窄,呼吸费力,嘴巴遭罪。
治疗针对原发,如抗炎或治反流,保持鼻通畅用盐水喷鼻。
第五,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或肾不敏感,尿小管功能乱,尿量飙到一天4到10升,身体误以为缺水,渴信号狂发。夜里尿多干嘴,喝水后还渴。这病脱水头晕,严重影响生活。
第六,肝胆疾病。肝代谢解毒坏,胆汁反流到喉,口干口苦,黄疸、肝掌、蜘蛛痣伴随。尤其是喝酒多或脂肪肝,肝负担重,水分平衡乱。
这些疾病听起来吓人,但好在多数可控,早诊早治。
像糖尿病和干燥综合征,筛查简单,生活调理帮大忙。保持口腔洁,饮食清淡少盐少辣,避免烟酒熬夜。心态稳点,压力大会间接伤腺体。
定期体检,一年两次查血常规和腺功能,尤其中老年。数据显示,口干若伴其他症状,如体重变或尿频,80%是病理信号,别不当回事。
生活中,多留意身体小变化,它总在用这种方式跟你对话。
健康是自己的事儿,嘴巴干了就多想想,别让小问题酿大祸。
参考资料 晚上睡觉嘴巴发干?别以为只是缺水,警惕5种疾病信号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