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只活了31岁,却被铭记千年

0
分享至

全文共5517字 | 阅读需12分钟



萧统生来就是要做太子的。

他诞生之时,时任雍州刺史的父亲萧衍正在为争夺天下做着最后的努力。萧统出生的消息传至军中,萧衍的部队随即拿下南齐京师建康城,并废黜了萧宝卷。

东昏侯萧宝卷被赶下台后,其弟萧宝融被立为帝。作为推翻东昏暴政的首功之臣,萧衍的权势如日中天,他越发不甘为人臣子。仅仅时隔一年,就一脚踹开萧宝融,在南齐朝廷上演了一出禅让剧,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梁武帝。

萧衍称帝后,才满周岁的萧统立即被立为皇太子,备受呵护。


梁武帝这么着急地立萧统为太子,除了迷信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他等不起了。


▲梁武帝画像。图源:网络

萧统出生那年,梁武帝已经38岁。在此之前,他虽有妻妾数房,但除了发妻郗氏给他生了三个女儿,再无所出。人到中年,香火无以为继。说实话,换做谁,都难免紧张过度。所以,在萧统出生前,萧衍便收了自己的侄子萧正德为养子。

关于萧正德,正史并没有给他多好的评价。史称其“少而凶慝,招聚亡命,破冢屠牛,兼好弋猎”。可以说,除了名字跟道德优良沾点边,萧正德活脱脱就是个亡命之徒。这种人,要是让他做了南梁开国太子,不说日后会不会给新兴的梁朝带来动乱,就他那粗鄙的行为也足以让梁武帝颜面扫地。

好在,梁武帝这边正要夺下江山,那边老天爷就给他赏了个麟儿,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梁武帝给尚在襁褓的萧统赐字“德施”,背后是对太子未来当为天下仁君圣主的期盼。正常情况下,古代男子要在成年加冠时,才会被赐字。梁武帝这么早就给萧统想好了第二个名字,可见当时的萧统,在梁武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在梁武帝的谆谆教诲下,萧统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开国太子该有的仪容仪表,史称“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然而,这一切在梁武帝看来,还只是身为储君的基础。太子一出阁,他就给萧统找来了当世大儒沈约当老师。

沈约乃当世大史学家,著有《晋书》《宋书》《齐纪》等史书,早在“竟陵八友”时代就与梁武帝萧衍相熟,可谓是元臣耆老。当初,萧衍意欲登基称帝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上书“劝进”的。


▲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图源:网络

选择沈约做太子少傅,不难看出,梁武帝在督促太子遵循儒道的同时,也在为太子铺就政治大道。

经过沈约的教导,萧统举止文雅,年纪轻轻就能吟诗作赋。据说,每逢出游或饯别亲友故旧,萧统总得为他们一赋数韵,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久而久之,萧统在以儒为本的教育背景下,逐渐变得学识渊博,颇得梁武帝赞许。


尽管梁武帝晚年以“佞佛”著称,但他早年接受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教育。执政初期,他一度坚持“以儒治国”,令天下百姓看到了太平盛世的希望。

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梁武帝不仅颁布了日后《隋律》《唐律》的蓝本——《梁律》,更是全面实行籍田制度,劝课农桑,减免赋税。针对当时人心多浮躁的状况,梁武帝还用心写下了一篇《孝思赋》,劝导臣民以孝为先,弘扬孝道,表彰天下孝子。

梁武帝不遗余力地完成这些政绩,实际上也是对太子萧统的一项行为教育。他希望太子萧统长大后,能以孝当先,做一位仁慈宽厚的圣君。

而小小年纪的萧统,似乎也从未让梁武帝失望。

自萧统出宫独处开始,他便时时思念父母,每次入宫晨昏定省,总是与父母依依不舍。梁武帝将爱子的这种难舍之情理解为儒家的孝道,遂将原先的规矩改了改,让萧统每五天上一次朝,退朝后可以在宫中住上三五日,以感受家庭的温暖。

除了孝顺的一面,萧统在政务处理上也愈发展现出他的“博爱”之心。

天监十一年(512),12岁的萧统在宫中偶遇一群来给梁武帝送切结书的廷尉府属员。由于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便来了兴致。他吩咐手下召见这群属吏,当面询问他们,能否让自己参与审阅并审理刚刚由他们递交的案件。

廷尉的属吏们见太子不过是个半大小孩,就想糊弄一下人家,半带开玩笑地许可了太子的决定。


▲昭明太子萧统画像。图源:网络

谁知,萧统年纪不大,判罚却是有理有据。针对刑书上判罚过重的地方,萧统直接改成“署杖五十”。这可难为死了那群前来觐见陛下的官员,他们将此事上报给梁武帝,梁武帝却笑着追认了儿子的判罚结果,并规定日后太子有权旁听所有案件审理,如遇可以轻判的案件,一切统归太子自决。

就在萧统获得旁听权不久,京畿附近的建康县发生了一起诬告他人拐卖人口的案件。在古代,与拐卖人口相关的犯罪,基本都是杀头的大罪。犯人只要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不死也得脱层皮。不过,太子刚刚在廷尉府展露了一番博爱的风范,小小县官怎能不知趣?于是,建康县令将诬告者轻罚“杖四十”,以求切结书能尽快通过东宫审核。

但萧统看了切结书,却直言县官渎职。他认为,假若诬告者诬告成功,那么被诬告者将面临家破人亡的风险。就这样草菅人命的大罪,轻判杖罚四十,县官还有没有良心?

紧接着,他将原先切结书的内容改成了“付冶十年”,也就是判罚诬告者到后方生产基地不分昼夜冶炼劳改十年。

自此,朝廷百官才发现,这位仁孝的太子,并不是个任捏的软柿子。萧统在这个时期的太子地位几乎是牢不可破的。


随着年龄增长,梁武帝对南朝流行的奢靡之风越发鄙夷。尤其是到了中老年时期,他的节俭节食是出了名的。

他日只一餐,吃的基本是粗茶淡饭,喝的是豆浆,从不饮酒。身为皇帝,他除了龙袍,身上几乎没有一件绫罗绸缎。就连一顶帽子,一张被子,也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皇帝力行节俭,对天下而言,自然是与民休息的好时机。但对于大臣以及太子而言,老皇帝的标榜,正像是一面旗帜,招呼着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与底下刻意逢迎的部分官员不同,萧统对节俭,却是真心地推崇。自从梁武帝粗茶淡饭后,萧统就要求东宫节衣缩食,“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当时,在梁朝的北方,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自南朝宋时代开始,南、北方的战事就此起彼伏,互有胜负。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北魏爆发“六镇起义”,梁武帝认为,这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遂发动北伐。


▲北方剧变之后的梁朝态势。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然而,大军出征之时正值雨季,战争的到来使得京师附近粮价飞涨,商家囤积居奇。

太子萧统立即吩咐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如遇不幸流落街头的无辜人士,他必暗地里加以重赈。为防止冬季灾荒及疫病的漫行,他还在宫中发起衣物捐赠活动,为京城的小家小户送去温暖。

萧统以身作则,赈济灾民,自然收获了一波极高的民间支持率。可这一切,在其他官员看来,与其说是太子在立名,倒不如说是在“佞儒”。

萧统对儒家礼制的痴迷,还远不止于此。

北伐期间,萧统的叔父、始兴王萧憺去世。按照旧制,萧统身为太子,是不需要给始兴王这样的臣子服丧的。可萧统认为,这是法理在夺人情。为此,他专门召来了东宫属员,要他们就此事进行探讨,并拿出合适的治丧方案。

身为“东宫十学士”之一的刘孝绰认为,亲族治丧不必过于注重形式。太子若想聊表孝心,在始兴王出殡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就可以了。

萧统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他亲下太子令,要求大梁满朝文武以儒家“孝道”为题,讨论出一个合理的治丧形式。最终,在听到东宫学士明山宾“慕悼之解,宜终服月”的建议后,萧统才终于满意。他另下一道太子令,要求各衙门将给旁支亲人服丧一直持续到服终的规定写入国法,形成制度,推广天下效行。

以孝治天下,这本就是梁武帝所提倡的,因此,萧统的政令虽形式大于实际,但梁武帝并没有出面干涉。直到梁武帝亲眼目睹了太子一次“愚孝”的行为后,从未对萧统发过脾气的老皇帝,才忍不住批评了两句。

普通七年(526)十一月,太子的生母丁贵嫔病逝。

自母亲病起,萧统就“衣不解带,随侍在侧”。其母刚去世,他就表现得极其哀痛,“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为人子哭得如此死去活来,连梁武帝都看不下去了,他命人给太子宣旨,称:“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

梁武帝的言外之意,太子因为母丧伤身,本来就是不孝。况且你爹现在还搁这杵着,你打算哭给谁看。赶紧给我起身吃饭,养好身体。

这也是萧统长这么大第一次挨父亲骂,想着不敬父亲也是不孝,他才勉强每日喝点素粥,垫巴垫巴肚子。待丁贵嫔下葬完毕,萧统原本肥壮的身体,“减削过半,士庶见者莫不下泣”。


本来像萧统这样三观超正的太子,只待梁武帝驾崩,他便能顺利登基。

可是,变故来得如此突然。

大通三年(529),太子萧统被身边的太监鲍邈之诬告行巫蛊诅咒之事。史上著名的“蜡鹅厌祝”事件,随即浮出水面。

原来,在丁贵嫔薨逝时,身为大孝子的萧统曾给母亲物色了一块风水宝地。后来,因为梁武帝身边的大太监俞三副与人合谋,打算将私田作为丁贵嫔陵寝,向朝廷牟取暴利,梁武帝遂在相关利益人士的诓骗下,改变了最初的决定,将丁贵嫔移葬于俞三副的田地上。

此时,一名曾受过太子恩惠的术士告知萧统,俞三副的田地在风水学上对太子不利。按照术士的说法,要想破解其中的不利因素,只需备齐蜡鹅等厌伏之物,埋于墓侧的长子位即可。

萧统不是无神论者,术士的这番话切实提醒了他。

孰料,待蜡鹅埋下去不久,东宫的太监鲍邈之就跑到梁武帝面前告状,说太子与另一太监魏雅合谋,刨开丁贵嫔之墓,在里边放了厌胜之物,诅咒梁武帝早死。

鲍邈之从前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但其为人心术不正,没过多长时间就失宠于太子。为了重新获得上面的注意,他决定铤而走险。

说实话,梁武帝一开始并不相信这些告密之辞。毕竟,萧统这个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仁孝之名天下皆知。即便梁武帝晚年“佞佛”,萧统也是尾随其后,崇信三宝,遍览众经。受此影响,萧统还在东宫建慧义殿,没事就组织一帮高僧前来议论佛法,并形成了自己的佛教理论观点。


▲萧统曾经去过的南朝古刹栖霞寺。图源:摄图网

可鲍邈之说得绘声绘色,再加上与梁武帝时代相近的北魏皇帝拓跋珪、拓跋焘爷孙俩都是因太子之祸而死,梁武帝不由不怀疑萧统别有用心。于是,他秘密派人挖开丁贵嫔的墓地查看,果真在里边发现了蜡鹅等物品。

至此,梁武帝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萧统多年来建立的仁孝人设,无论是否出自真心,此刻在梁武帝眼中已荡然无存。

不过,梁武帝到底是位政治高手。他知道萧统此时在民间乃至朝堂的声望都很高,因此并没有将此事扩大处理,只是将矛头指向当初给萧统提建议的术士,杀了他,以儆效尤。


自“蜡鹅厌祝”事件发生后,就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萧统曾为自己辩解过。这或许基于萧统的自信,他相信梁武帝断不会因小人的诬告,而彻底改变对儿子的看法。

萧统的放心,也使得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有充足的动力去完成一件影响千年的大事——编撰选本。

萧统自幼就崇拜陶渊明,曾公开表示自己素爱陶渊明的诗文,“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颇有些“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去”之意。在追偶像的道路上,萧统想到了将陶渊明的诗集以及自先秦至梁朝八九百年间的优秀文学作品,整理成集,旨在文以载道,宣扬“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理念。

选本的工作量毋庸置疑是巨大的,萧统的东宫几乎囊括了当时天下最具学问的一帮士子,包括前文提到的刘孝绰、古代文学批判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著有《南史本传》的陆倕等。萧统没事就与他们讨论古籍,商榷古今,“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文选》由此出炉。


▲为纪念萧统而建的襄阳昭明台。图源:图虫创意

凭借这部巨著,萧统一跃成为后世推崇至极的“文宗圣主”。

然而,“文学皇帝”萧统在现实当中却没有机会成为一代圣主。

中大通三年(531)三月,身体一向没啥毛病的萧统与姬妾乘舟于湖上,想要采摘芙蓉花,但一行人玩得太开心,姬妾荡舟太猛,导致太子掉落水中。萧统不擅游泳,被救出时伤及股骨头。因事态较为严重,事发后萧统一不让人找太医,二不让人报告梁武帝。就这样在东宫躺了月余,竟因伤重不治,猝然而逝,年仅31岁。

消息传到梁武帝耳中,年近古稀的他,快步赶往东宫,放声大哭。之后,再以皇帝的礼仪厚葬萧统,赐谥“昭明”。先前出炉的《文选》,也才有了后来《昭明文选》的称谓。

萧统的猝逝,让梁朝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萧统薨逝时,梁武帝已经67岁。无论是为了帝位传承还是提前立遗嘱,留给梁武帝的时间似乎都不多了。常年“佞佛”的梁武帝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考虑周全。

按照惯例,古代立储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太子萧统8岁就与南阳蔡氏成亲,最大的嫡子萧欢此时已是个十六七岁的翩翩少年。因此,萧统去世后,朝野间以他立储的呼声最高。但梁武帝到底是经历过推翻南齐统治的君主,对于前朝武帝萧赜当年立皇太孙萧昭业导致王朝衰亡的教训仍历历在目。最终,他舍弃皇太孙萧欢,立自己的第三子萧纲为太子。

在册封新太子之前,梁武帝将萧统的一众儿子无论嫡庶,通通进爵郡王,以此进一步强调昭明太子的地位。

谁也没想到,梁武帝最后居然寿过耄耋,活到了86岁。就连昭明太子的嫡长子萧欢也先于梁武帝去世。只是,活得久,不代表活得好。萧欢去世八年后,太清三年(549),梁武帝被北方降将、宇宙大将军侯景困于台城,活活饿死。


▲晚年的梁武帝。图源:网络

又八年,大梁灭亡。此时,昭明太子萧统已逝去26年。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终归无法得到命里没有的东西,哪怕他身为储君整整30年。但,人又往往可以得到命运意外的馈赠,就像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因为《昭明文选》的光芒而对萧统留有深刻的记忆,对一个风采的时代,对一段悲情的人生,念念不忘。

多少帝王死了便无人记得,唯有昭明太子,作为“文学皇帝”独步千古,被铭记至今!

参考文献: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

钱汝平:《萧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周贞亮:《梁昭明太子萧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曹道衡、傅刚:《萧统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巴蜀书社,2008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治标不治本?宗馥莉一招釜底抽薪,彻底粉碎宗庆后的“遗产梦”

治标不治本?宗馥莉一招釜底抽薪,彻底粉碎宗庆后的“遗产梦”

火之文
2025-08-06 11:59:14
乌克兰方面确认已消灭制造布查大屠杀的所有俄军士兵

乌克兰方面确认已消灭制造布查大屠杀的所有俄军士兵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8-30 16:26:27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影孖看世界
2025-09-18 13:21:16
情侣躲到桥底约会,全程被路人围观,他们以为没有人

情侣躲到桥底约会,全程被路人围观,他们以为没有人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8-25 09:13:05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鋭娱之乐
2025-09-09 22:24:54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岚已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岚已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澎湃新闻
2025-09-18 15:18:29
更新iOS 26系统后发热掉电快,苹果首次主动解释:通常几天内会恢复稳定

更新iOS 26系统后发热掉电快,苹果首次主动解释:通常几天内会恢复稳定

红星资本局
2025-09-16 11:36:05
我在边防站岗8年,退伍时无人送别,哨所长偷偷塞给我绝密文件

我在边防站岗8年,退伍时无人送别,哨所长偷偷塞给我绝密文件

荔枝人物记
2025-09-18 15:33:08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大门,中欧班列被迫中断,后果有多严重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大门,中欧班列被迫中断,后果有多严重

梦在深巷aqa
2025-09-18 01:14:52
再次驳回!官方:上诉委员会驳回皇马上诉,赫伊森将缺战西班牙人

再次驳回!官方:上诉委员会驳回皇马上诉,赫伊森将缺战西班牙人

直播吧
2025-09-19 00:52:03
郭碧婷带女儿买鱼,打扮土气,坐长椅上休息,保姆站身前给挡阳光

郭碧婷带女儿买鱼,打扮土气,坐长椅上休息,保姆站身前给挡阳光

柒佰娱
2025-09-18 11:05:40
Lisa又来内娱试水!团队打擦边球赚钱,线上四人代言地广被除名

Lisa又来内娱试水!团队打擦边球赚钱,线上四人代言地广被除名

柠檬有娱乐
2025-09-18 13:34:27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3个症状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3个症状

健身狂人
2025-09-09 17:43:28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国民党主席选举辩论20日登场,网红“馆长”将担任提问人引发关注

国民党主席选举辩论20日登场,网红“馆长”将担任提问人引发关注

海峡导报社
2025-09-18 18:12:08
上海大叔在日本打黑工15年,称一天工资顶中国十个月,如今怎样

上海大叔在日本打黑工15年,称一天工资顶中国十个月,如今怎样

博览历史
2025-09-18 11:15:52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12:59:30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聚合大娱
2025-09-14 12:05:12
一名女主持人直播时口误,称范戴克为“处女”后迅速改正

一名女主持人直播时口误,称范戴克为“处女”后迅速改正

懂球帝
2025-09-18 20:19:37
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和欺诈出庭受审,遭民众闯入抗议其加沙政策

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和欺诈出庭受审,遭民众闯入抗议其加沙政策

鲁中晨报
2025-09-18 15:19:03
2025-09-19 03:40:49
《中国国家历史》 incentive-icons
《中国国家历史》
《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
4569文章数 390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教育
旅游
健康

亲子要闻

汇星海之光 护妇幼健康|2025年“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大连站即将启幕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教育要闻

一套可以上岸的热点专题笔记就长这样!!!新传人冲啊!!!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