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10日一条微博把西贝拉进了舆论的火山口,罗永浩在北京一家西贝门店用餐后发文开炮:“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这句话像扔进油锅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公众情绪。
五个人,830块,15道菜,吃完还被怀疑是“工业化加热”,这顿饭吃成了社会议题。可真正让西贝“胃疼”的,不是这顿饭本身,而是老板贾国龙那一套老派思维——不懂网,还死要面子。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餐饮危机,而是一次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的反面教材。
把法律当盾牌,是看不懂情绪的开始
事发第二天,贾国龙从新疆飞回北京,亲自下场应战。他的回应不乏激情:“我们不是预制菜,预加工不是预制菜!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还放出狠话:一定会起诉罗永浩。这种高举法律大棒的姿态,在传统商业语境里或许能吓退几个“闹事者”,但在互联网舆论场,只会让人觉得你“店大欺客”。
更何况,西贝甩出来的所谓“自证清白”操作,简直像是灾难片的剧本。全国370家门店开放后厨,听起来像是一次诚意满满的透明行动,实际却像是裸奔直播。没有明火、全靠电磁炉、鸡汤兑料包、冷冻食材保质期长达两年……这些画面让消费者一边看一边点头:罗永浩说得没毛病。
西贝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42页“作业指导书”,试图用流程和术语解释“我们合规”。但问题是谁在乎你合不合规?消费者只关心花了大价钱,吃到的是不是“锅气十足”的现炒,而不是“工厂流水线”加热出来的温度。
你拿出的不是证据,是冰冷的流程;你回应的不是情绪,是定义的争执。这就像有人跟你说他失恋了,你递上一本《民法典》解释什么叫“自愿解除恋爱关系”。
情绪对抗消费者,是把自己往墙角逼
事情之所以越滚越大,是因为西贝选错了“敌人”。罗永浩在这件事里,首先是个消费者。他的吐槽能被5亿人围观,是因为太多消费者心有戚戚:花现炒的钱,吃预制的饭,谁不憋屈?而贾国龙却把问题当成一次“恶意攻击”,要起诉、要对峙、要“讲道理”,这就彻底搞错了方向。
罗永浩很快反击,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姿态直接拉满:“我不反对预制菜,我只要求知情权。”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舆论的共鸣。问题根本不在于是不是用了预制菜,而是你有没有告诉我。你可以卖即热食品,但不能给我现炒的价标签。这是消费者最基本的尊严感,不是靠42页文件就能糊弄过去的。
而西贝的回应,反而一步步坐实了公众的“被欺骗感”。越解释,越露馅;越激动,越显慌乱。最讽刺的是,那条公布罗永浩点菜明细的微博,在发布不到一小时就删除了,这就像一个学生在班会上举手说“我没抄作业”,然后偷偷把书包藏了起来。
老板的“面子思维”,才是最贵的成本
从头到尾,西贝这场危机的主角其实不是“预制菜”,而是贾国龙的认知失调。他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在乎品牌,而是不懂这个时代的基本沟通逻辑。他把“企业声誉”和“个人面子”混成了一回事,甚至说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这种话。这不是坚持原则,这是情绪凌驾于理性之上,是用公司资源为个人情绪买单,代价是每天两三百万的损失。
他不懂互联网不是法庭,讲不清楚“定义”,但能迅速感知“态度”。你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诚。当你举着“我们没错”的旗帜对抗情绪海啸时,你已经输了。公众不是法官,他们只是在用脚投票:你让我感觉不好,我就不来了。
再看西贝的对手,他不是罗永浩,而是现实。三天内客流量下滑40%,线上订单腰斩,大众点评的推荐度从82%掉到59%,连关键词“信任”都减少了62%。这是情绪失控后的直接惩罚,也是“傲慢”成本的精准结算。
危机不是靠辩论赢的,而是靠共情稳的
对比一下,就能看出西贝的问题有多根本,2024年“试吃门”事件中,胖东来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回应了群众质疑,48小时就交出完整报告,既有人情味也有制度安排。
结果不仅没掉粉,反而涨了25%的客流。人家不是没错,而是知道怎么为“错”买单,西贝的问题在于,它把“赢得争论”当成了危机公关的目标,却忘了危机公关的本质是“修复信任”。你可以解释流程,但得先听懂情绪;你可以讲合规,但得先认同消费者的感受。
你不能一边说没预制菜,一边被拍到兑料包、用冷冻;你不能一边说要起诉消费者,一边让公众觉得被欺负。
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一句话:贾国龙不懂网。他习惯了线下世界的逻辑,认为“义气”和“面子”能解决问题,却没意识到当下的舆论场早已变了。这里讲的是共鸣,不是权威;要的是态度,不是流程。
结语
西贝这场公关风暴,表面上是预制菜的争议,实质上是一次认知的错位。在这个人人都有话筒的时代,消费者的“感觉”就是最大的事实,企业要想活得久,不是靠“讲道理”,而是靠“听得懂”,危机不是打赢一场辩论,而是扛住一次情绪。
而贾国龙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用预制菜,而在于他用错了方法。他想用“硬刚”解决“情绪”,却忽视了:消费者不怕你工业化,只怕你藏着掖着。真正的毒药,不是预制菜,而是老板的傲慢和不懂网。
如果西贝还想翻身,下一步不是再跟谁辩定义,而是老老实实在菜单上标出来:这菜,是怎么做的。别再“装懂”,别再“嘴硬”,别再把消费者当“外行”。在这个时代,透明才是杀手锏,真诚才是护城河。否则,再大的品牌,也会在一次微博里,被吃成了“过去式”。
参考资料:
西贝发公开信回应预制菜争议:否认罗永浩指责 公开13道菜品标准
2025-09-12 中国企业报
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西贝被曝曾大力发展“预制菜”?贾国龙回应
2025-09-12 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