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冷冻馒头不能吃?浙大辟谣!但有种致癌物一定要当心

0
分享至



“妈,这袋馒头不用都扔吧?放冰箱冷冻不是能保存好久吗?”家住南京的张阿姨正打开冰箱,犹豫地拿着一袋冷冻了三天的馒头问女儿。最近她在群聊刷到视频,说“冷冻馒头存两天就会变成剧毒,堪比砒霜”,让她心里直打鼓。一旁女儿连忙安慰:“网上说得可吓人,现在网上什么都能说,咱们还是查查权威解释吧!”一时间,冷冻馒头到底能不能吃?冷冻食品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健康隐患?馒头会不会真的长期放冰箱就变砒霜?

本期我们就来带大家走进谣言与真相,结合浙大权威辟谣、食品科学最新研究,告诉你冷冻馒头背后的真相,以及生活中比“馒头”更需警惕的致癌物,它的危害已获得全球公认,而且常见于不少家庭。一文解惑、实用建议,帮你远离食品陷阱,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都做错了!



近年来“冷冻馒头致癌论”屡屡刷屏,甚至有人说“冻两天的馒头就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毒性比砒霜还强的致癌物能让人“谈馒色变”。那么,冷冻馒头真的会变毒吗?又有多少人因为错误储存,让家里食品频频中招“毒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流言背后的真实科学依据。

权威辟谣出自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专家:冷冻馒头不会产生黄曲霉素!事实正相反,低温冷冻(-18℃及以下)的环境能显著抑制微生物、霉菌的生长繁殖,包括黄曲霉等在内的真菌根本无法生存,更不会分泌出任何毒素。

根源其实在对食物腐败的恐惧和科学认知的误区里。很多人把“霉变”和“冷冻”混为一谈,但其实霉变和冷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霉菌生长的温度区间一般在15-35℃之间,低于0℃几乎休眠,-18℃则完全停止活动。

黄曲霉素在室温、高湿度且密封差、食物变质时才真正容易生成。

而食品在冷冻条件下,不但不利于真菌活动,还能极大延长保存周期,馒头、面包等主食正是适合冷冻保存的典型代表。

有数据显示,速冻主食在-18℃条件下可以安全保存1-2个月,只要密封、分装得当,口感和营养都能很好保留。只要不是冷冻过程反复化冻或包装破损、受潮,正常的冷冻馒头并不会有毒性隐忧,更不存在两天内“变砒霜”的说法。

虽然冷冻馒头的谣言被浙大权威斩钉截铁地否定,但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种“比砒霜还毒”的致癌危机,那就是黄曲霉素污染!而造成这种隐患的真正元凶,实际上是不当保存方式和对变质食物的掉以轻心。



黄曲霉素到底多可怕?

据权威实验,黄曲霉素的致癌毒性是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强致癌物,仅需0.5毫克即可致命。

它“偏爱”高温、高湿、密封差的环境,主攻目标是花生、玉米、坚果、豆类、发霉米面等,偶尔也会在严重霉变、开裂馒头等高湿场合出现。

误食低量长期累积,肝损伤甚至肝癌风险显著提升,世界上每年约155,000例肝癌病例与黄曲霉素有关。

哪些食品最容易“沾染毒素”?

花生、玉米、坚果:买回家一定要严防潮湿,储存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超市发现油渍、异味或长毛的坚果和花生,千万别贪便宜。

米面、面包、熟馒头:如果发现颜色变暗,有明显异味、长毛或回潮软黏,即刻丢弃。

自制豆制品和剩菜:天气潮湿、冰箱存放不密封后极易污染。

不能用“把霉点摘掉”就当无事发生,黄曲霉素常已渗入食材深处,看不见摸不着,误食风险极大。



数据支持:有研究发现,黄曲霉素即使在120℃高温下蒸煮20分钟,也难以完全分解,其耐热特性极高(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冷冻馒头的注意事项

冷冻可以防止霉菌生长,但前提是馒头本身没有带入污染!

一次冷冻、密封保存最好;解冻后不建议再次冷冻,以防水分波动、表面结露、“带菌再污染”。

放在冷冻室最好不超过两个月,风味和营养都较新鲜馒头略有下降,但安全性依旧有保障。

面对家中一堆冷冻食品,怎样保存和食用能把健康隐患降到最低?以下几个核心建议,帮你科学管理冰箱、让食品既安全又美味:

务必分装密封:避免食品串味和受潮。推荐用夹链袋、小保鲜盒,贴上冷冻日期,做到“先进先出”。



速冻而非慢冻:冰箱温度调到-18℃是保证安全的金标准,速冻能最大程度锁住细胞结构和营养。

防止反复化冻:每次取出所需量,避免反复“冻-解-冻-解”,容易增加微生物污染风险。

定期清理冰箱冷冻层:每月擦洗并除霜,分层存放生熟食物,严防交叉污染。

高风险食物谨慎食用:坚果、花生、玉米等一旦发潮变霉,立刻丢弃。

不迷信外观和气味:黄曲霉毒素无色无味,加热难灭杀,绝不能“去掉霉点”后继续吃。

馒头类主食理想冷冻时间为1-2个月,超过后营养风味下降,非安全所致。

把握以上原则,你不仅能安心吃冷冻馒头,还能守护全家的餐桌安全!

无论是“冷冻馒头变砒霜”的流言,还是日常食品安全的隐忧,其实都提醒我们。关注饮食健康,不仅仅是拒绝谣言,更是要科学管理每一餐。健康,其实就藏在你每一次存取食物的小细节里。把家里的主食品、坚果、杂粮存放在干燥、密封、低温的环境,养成定期清理的习惯,比转发一百次谣言辟谣来得更实用、更安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喝酒四巨头:不到两年全没,有的去世当天喝4瓶白酒,最小的才26

喝酒四巨头:不到两年全没,有的去世当天喝4瓶白酒,最小的才26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4:46:46
奥运蝶王刘子歌变澳洲农场主—世界冠军的“摆烂”人生到底亏不亏

奥运蝶王刘子歌变澳洲农场主—世界冠军的“摆烂”人生到底亏不亏

软酱萌音人
2025-09-19 09:52:05
一张执行令,扯下52岁董卿消失遮羞布,十年央视主持生涯功亏一篑

一张执行令,扯下52岁董卿消失遮羞布,十年央视主持生涯功亏一篑

简读视觉
2025-04-24 15:10:03
美媒:俄乌冲突提醒日本,除了歼20,中国别的战机F15J都不怕?

美媒:俄乌冲突提醒日本,除了歼20,中国别的战机F15J都不怕?

健身狂人
2025-09-19 08:33:24
曹雪芹这6句千古绝言:句句戳心,悟透人生不迷路!

曹雪芹这6句千古绝言:句句戳心,悟透人生不迷路!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09-02 14:15:39
同一天内!广东8名干部被查!

同一天内!广东8名干部被查!

知肇分子
2025-09-18 22:42:01
别人送你这些东西,不但是瞧不起你,还不尊重你,要懂得拒绝!

别人送你这些东西,不但是瞧不起你,还不尊重你,要懂得拒绝!

周哥一影视
2025-09-19 08:33:34
深夜,上海通报!

深夜,上海通报!

证券时报
2025-09-18 23:12:04
大结局终于要来?库明加虽已销号 经纪人晒训练:最后的准备!

大结局终于要来?库明加虽已销号 经纪人晒训练:最后的准备!

直播吧
2025-09-19 07:36:03
印度网友:中国只有5%的家庭有电?美国网友:中国通电率是100%!

印度网友:中国只有5%的家庭有电?美国网友:中国通电率是100%!

诗意世界
2025-09-10 23:20:49
弟弟6岁走失,20年后姐姐求职,看到老板戴父亲遗物当场痛哭

弟弟6岁走失,20年后姐姐求职,看到老板戴父亲遗物当场痛哭

兰姐说故事
2025-08-29 17:40:03
《731》上映不到1天,让人欣慰的一幕出现,日本网民呼吁本土上映

《731》上映不到1天,让人欣慰的一幕出现,日本网民呼吁本土上映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8 18:02:24
爬泰山的作死夫妻被制裁!导盲犬被收回,身份被扒,家里还有一只

爬泰山的作死夫妻被制裁!导盲犬被收回,身份被扒,家里还有一只

观察鉴娱
2025-09-19 08:31:57
方媛低调晒出自家豪宅,嫁郭富城后过上贵妇生活,里子面子都有了

方媛低调晒出自家豪宅,嫁郭富城后过上贵妇生活,里子面子都有了

有范又有料
2025-09-18 15:27:28
特朗普夫人访英戴夸张礼帽“抢镜”,完全遮挡头部,网友调侃:得给她换个新灯泡

特朗普夫人访英戴夸张礼帽“抢镜”,完全遮挡头部,网友调侃:得给她换个新灯泡

鲁中晨报
2025-09-18 13:31:06
去过国外才明白:为什么欧美都排斥手机付款,国人却视为骄傲

去过国外才明白:为什么欧美都排斥手机付款,国人却视为骄傲

诗意世界
2025-09-10 10:22:01
43岁女演员正式复出!生下二胎仅3个月

43岁女演员正式复出!生下二胎仅3个月

半岛晨报
2025-09-17 19:06:06
美媒: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中国装备成关键,拥护中国70年

美媒: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中国装备成关键,拥护中国70年

通文知史
2025-09-17 16:35:05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新京报
2025-09-19 10:32:10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小咪侃娱圈
2025-09-18 10:55:09
2025-09-19 11:20:49
阿代说事
阿代说事
来看阿代说事
514文章数 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体育要闻

30队今夏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 勇士零花费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理想i6不搞虚的,9月26日上市/第二天开始交付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数码
艺术
教育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数码要闻

华擎推出 RX 7700 挑战者 16GB 显卡,加速频率最高 2459 MHz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万霞:努力变成“留在童年”的教师 | 身边好老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