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声响彻夜空,中国全面抗战拉开帷幕。在那段国难当头的岁月里,举目四望,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敢站出来帮中国一把。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唯一伸出援手的竟然是苏联!今天就来讲讲苏联是怎么力挺中国抗战的?
![]()
抗战刚开始,淞沪会战打得如火如荼,国军面对日军凶猛攻势节节败退。1937年8月21日,蒋介石派外交部长王宠惠在南京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签下协议,苏联豪气干云地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支持中国抗日。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当时美元可是硬通货,这笔钱直接成了中国抗战初期最硬核的外援。而美国呢?直到1940年10月才姗姗来迟,给了1.25亿美元贷款,明显慢了苏联一拍。
苏联可不是只给钱,他们的援助包简直是“军事大礼包”:1200架战机和轰炸机,外加燃料油和航空炸弹,够中国空军狠狠还击日军。更有2000名苏联飞行员直接上阵,驾驶战鹰保卫重庆、成都、兰州。战斗中,200多名苏联飞行员壮烈牺牲,其中空战英雄库里申科和日列布列夫更是因轰炸长江上的日本军舰,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双双殒命,永远埋骨重庆。这些名字如今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们的牺牲却为中国抗战立下汗马功劳。
![]()
苏联的援助可不止空战,地面装备更是给力。他们送来了1600门火炮,包括榴弹炮、野战炮、高射炮和反坦克炮,80辆坦克、1.4万挺机枪、10万支步枪,外加数不清的弹药。这装备直接武装了国军,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1938年的武汉会战,以及1939-1941年的三次长沙会战中,成了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淞沪会战,苏联战机和火炮帮着国军顶住了日军猛攻,硬生生拖延了战局,为后续战略赢得了时间。
可以说,这几年里,苏联就是中国抗战的最大外援。直到1941年6月,德国偷袭苏联,迫使苏军撤回国内支援,这才结束了援助。但这段时间,苏联的支援让中国军民有了喘息之机,也让日军尝到了硬仗的滋味。
![]()
抗战后期,1945年8月,苏联红军挺进中国东北,短短两周内就击溃了日军关东军,解放了长春、沈阳等地。这波操作直接加速了日本投降。苏共总书记斯大林可不是白帮忙,他看准了战后棋局。1945年8月14日,斯大林私下跟蒋介石谈条件:如果蒋能阻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斯大林愿意把东北控制权交给蒋介石。蒋介石一听,果断拒绝——他信不过苏联,也不想完全靠苏联。
结果呢?斯大林转头就把东北交给我党。1945年8月,苏联红军配合我党接收了东北的大片土地,这为国共内战埋下伏笔。蒋介石错失良机,1949年败退台湾,国共斗争的历史轨迹彻底改写。想想看,要是蒋介石点头,历史会不会改写?
![]()
内战失败后,蒋介石气不过,找了陶希圣代笔写了一本《苏俄在中国》。书中把内战失败、甚至抗战中的各种问题全“归究”到苏联头上,说苏联阴谋挑拨、支持中共。听起来挺有道理,但这能站住脚吗?史实摆那儿:苏联在抗战期间的确援助了蒋介石,武器装备和飞行员的贡献有案可查。内战时,苏联虽支持我党,但更多是战略考量,而非一手导演。蒋介石这本“甩锅书”更多是自欺欺人,历史可不认这种“终究”。
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绝对是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淞沪到东北,他们的战机、火炮和人命填补了中国抗战的大缺口。但战后博弈中,蒋介石的拒绝和斯大林的转手,又让这援助成了双刃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