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1时许,马可汇社区居委会筹备办公室的宁静被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破。“我在迎晨桥下被电动车撞了,身边没人,能不能请你们帮帮我?” 电话那头,一位老人的声音带着颤抖,工作人员凭借日常走访记忆,迅速认出来电者是社区每月定期探访的独居残疾老人王大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爱心救助随即展开。
经后续沟通了解,65 岁的王大爷当日独自驾驶电动轮椅外出,行至迎晨桥下时被一辆电动自行车撞倒。由于女儿远在外地出差,老伴儿正在市区照看孙辈,孤立无援的老人第一时间想到了社区应急联络人,拨通了居委会筹备办公室的电话。
接到求助后,马可汇社区负责人李宇博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贾琪、赵斌,携带应急包(内含居民家庭信息卡、急救药品等物资)火速赶往现场。抵达时,救护车与交警已在现场处置,当急救人员询问 “家属是否在场” 时,三人异口同声应答:“我们就是家属!” 为确保救助无缝衔接,赵斌主动登上救护车全程陪同老人,李宇博与贾琪则驾驶私家车紧随其后,一同前往医院。
在医院急诊室,三人分工协作,全程协助王大爷完成挂号、CT 检查、取药等流程,耐心安抚老人情绪,及时向医生反馈老人日常健康状况。直至当日 15 时许,王大爷的老伴儿匆匆赶到医院,三人仍未离开,而是详细交接了检查报告、医嘱注意事项,还主动提出将损坏的电动轮椅带回社区妥善存放,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多亏你们在,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 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王大爷的老伴儿红着眼眶反复致谢。当晚,马可汇社区工作人员再次拨通王大爷家的电话回访,得知老人经检查无大碍已平安回家休养,其女儿也已连夜赶回照料,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这次成功救助绝非偶然。” 马可汇社区负责人李宇博表示,社区长期针对独居、残疾等特殊群体推行 “月探 + 特殊标注” 服务机制:一方面每月安排专人上门探访,动态更新健康档案与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为特殊群体居民建立专属应急联络台账,确保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定位、快速响应。工作人员日常随身携带的 “应急包”,更是提前备好居民信息卡、急救药品等物资,为高效救助筑牢基础。
从紧急奔赴现场到全程陪护就医,从妥善保管损坏设备到事后暖心回访,这场持续 6 小时的爱心接力,生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 “把居民当家人” 的服务理念。正如王大爷老伴儿所说:“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马可汇社区用实际行动让 “有事找社区” 成为居民心中最安心的依靠,也让基层服务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居民身边。
来源:智慧南法信 文:有料顺义 豆豆 注:转载注明文、图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