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冲高回落,又一次倒在了3900点关口之前,其实这已经不是当下最大的矛盾,当下最大的矛盾就是行情尚可,赚钱很难,这究竟是怎么了?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关于本轮行情
虽然周五的市场在创出新高之后快速回落,但是我相信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毕竟涨了这么多之后,市场起落很正常,眼下最让人郁闷的应该是指数蒸蒸日上,但是手中的个股却没有太多起色,甚至还在亏损。
今年的行情大致可以分为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就是映射美股科技线路主线,主要是海外智算配套产业和国产替代概念,前者最显著的就是「易中天」三大权重,光模块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海外绕不开,而后者最明显的就是「寒武纪」和「开普云」,前者对标「英伟达」,后者对标「亚马逊」(港股则是阿里)。
你会发现这类个股的波动很大,甚至不好把握,就拿「寒武纪」来说,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调整,你敢信这个真的能和「英伟达」相提并论?所以科技股是真的不好做,你很难用传统理论去解释这个事情。
另一条暗线,则是海外布局,由于懂王搞事情,所以很多出口业务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但是也有一些其实比较坚挺的,比如储能业务,很多人说最近电池突然火起来是替代科技股,其实是来自于欧洲的光伏储能需求超预期,引发整个市场对国内光储行业的炒作,其中尤以「阳光电源」最为突出。
你看看「阳光电源」的走势,其实和「寒武纪」差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震荡调整,这样的个股行情并不好把握。
所以,总得来说,这些热门板块并不好把握,那么冷门板块呢?毕竟行情还可以,是不是会沾点光呢?很可惜,整个9月份,别说跑赢指数,就上涨的个股也只有一半,这样的局面意味着热门板块难做、传统板块不涨,如果你不甘心平庸,按照眼下强势股的走势,极有可能也是吃瘪!
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不禁要问,这轮行情,为什么热门股会特别难做?其实这就和如今的交易规则变化有直接关系。去年「9.24」行情有很多因素促成,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和管理层限制程序化交易频率存在关联,去年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被大家吐槽比较多的就是什么热点刚出来,结果就因为程序交易短息,瞬间就把整个板块的热情给点燃了,这还怎么玩?
但是别以为限制程序交易就好了,实际你会发现,当市场活性被限制的时候,这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建仓,去控制好成本,否则万一你拉升,去没有资金接盘,那不是更加苦恼,典型的「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高频程序交易虽然不好,但起码引领了市场活跃度,现在只能是「广积粮、缓称王」,于是乎行情就变成「横盘两三周,上涨四五天」的局面!
但也不是说这样就没有办法参与了,事实上,因为多数人看的是走势,而真正决定行情的其实是交易行为,很多人把走势看做交易行为,但实际走势不过不是交易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很多时候参与交易的大资金通过走势来掩盖自己的真实交易目的,但大多数人看不到交易行为,就容易判断失误。
以「寒武纪」为例,从走势来看,其实不怨那些不看好「寒武纪」的人,毕竟从2023年到现在,实际「寒武纪」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震荡,这就是看走势的劣势,毕竟很多时候,走势只是用来掩盖真实交易意图的「障眼法」,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是交易行为,因为「行为决定走势」。
那么我们看得到行为吗?当然可以,事实上,随着量化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提升,不要说像交易行为这样有规律可循的情况,就算是你买东西的各种喜好都给你整出来,所以这两年很多量化交易为什么优势大,不是简单的可以自动化交易,而是在于底层的数据抓取和处理能力上了台阶,看下图:
上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大数据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的橙色柱体就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如果「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长,也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越高,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具体到「寒武纪」的股票上,不难看出,在2025年8月股价大幅拉升之前,实际「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很长时间,关键我们看图示①的部分,过去的6个月时间,机构交易很活跃,但是股价几乎没涨,这种反常的情况是不是就要重视?
再进一步看,图示②的部分,在2023年快速反弹之后,股价出现了长达8个月的调整,但是条真的过程中,机构交易反而活跃,试想下,如果不看好的话,机构交易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吗?所以,一只股票的上涨趋势能持续多久,关键看机构行为,而不是看股价。
三,另一个误区
说起机构行为,目前市场中超过九成的投资者还会陷入到另外一个巨大的陷阱中,多数人觉得一只股票当中只要有机构资金,那这只股票就是机构在主导,是安全的,但事实上,现在八成以上的股票可能都有机构资金,但是光有还不够,关键还要看是不是在积极参与交易,否则股价一样崩盘。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2024年二季度的时候,作为「国家队」资金的中央汇金、中证金融二季度同时对「贵州茅台」进行了增持,持股市值达到270.54亿元。虽然「国家队」增持,但是整个2024年二季度,「贵州茅台」的股价却是下跌的。
之所以出现这一幕,通过「机构库存」数据,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看下图:
这是「贵州茅台」的「周线数据」图,不难发现,从20204年5月17日这一周之后,「机构库存」数据就消失了,说明机构资金不再积极参与茅台的交易,这种局面下,股价当然绷不住了!
事实上,在市场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机构长时间的横盘震荡,本质上就是在对自己的股票进行测试,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拿着,进则通过震荡收集筹码,退则通过震荡及时止损,虽然也可能浪费点钱,但是对于大资金而言,重要的是总账盈利,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大资金。
所以看清楚机构的动向,再来决定自己的动向,这很重要!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