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农作物种苗及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大兴区龙熙维景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启幕。本届论坛以 “‘育’见大兴,‘苗’绘未来” 为主题,聚焦种苗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推动“大兴种苗”品牌迈向全国、跻身种业第一梯队,全力打造国家级种苗产业示范区和创新高地。
本次论坛由大兴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服务中心及庞各庄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大兴区种苗产业协会协办,充分发挥种业大会资源平台和产业集聚优势,打造“高端智库研讨+实践场景体验+创新成果展示”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平台,为与会各方提供深度交流与精准对接契机,有效推动产业招商与项目落地。
大会现场
产业集聚优势显著
大兴种苗领跑全市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纪委书记孙俊立、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阎晓军、大兴区委副书记庆兆珅等领导出席并致辞,充分肯定大兴区作为首都“种业之都”建设核心承载区的重要地位。多年来,大兴区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首都“种苗核心区”和“华北瓜菜种苗产业基地”,蔬菜、西甜瓜种苗产业稳居全市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大兴区现有蔬菜、西甜瓜、草莓等育苗主体38家,其中规模化育苗场25家,年育苗量超千万株的企业达7家;全市5家B级育苗场中,大兴独占4席。
2024年全区育苗量达2.27亿株,2025年预计突破3亿株,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建成的智慧种苗科技示范基地与种苗集货交易中心,以“数字孪生+智能决策”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育苗、仓储、销售全链条的智慧种苗新生态。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纪委书记孙俊立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阎晓军
大兴区委副书记庆兆珅
智慧赋能标准生产
科技引领种苗革命
种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积极打造国际植物新品种综合测试中心和北京大兴种苗质量检测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园区科技服务、产业提质增效、区域绿色发展、智慧农业支撑、科技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论坛特邀法国利马格兰蔬菜种子(LVS)行业与法规事务总监Denis Balen、日本千叶大学助理教授吉田英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于峰所长、张洁副所长等国内外专家作主旨报告。专家一致指出,种苗是农业现代化的源头工程,关乎全产业链的质量与效率。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推动智能装备应用、实现标准化与精准化生产,是提升产业效益的核心举措。
法国利马格兰蔬菜种子(LVS)行业与法规事务总监Denis Balen
日本千叶大学助理教授吉田英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于峰所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洁副所长
专题研讨环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尚庆茂主持,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张跃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温常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曹玲玲、瑞克斯旺冒维平、山东伟丽张伟丽、大兴种苗协会郭铁山等嘉宾,围绕全球种业创新前沿、技术本土化与产业升级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大兴种苗”绘制清晰发展蓝图。
专题研讨
开放合作共建生态
打造种苗产业共同体
目前,大兴区已统筹整合大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产业强镇和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发展优势,打造引种育苗、回购销售“两头在内”,种植生产“中间在外”的种苗产业发展模式,外埠基地覆盖京津冀蒙鲁豫琼等多地。并组织区内30家育苗生产企业和经营主体等组建“大兴区种苗产业协会”,形成了“抱团发展、辐射带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论坛不仅汇聚国内外种业权威声音,更展示了大兴区在种苗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政策支持,彰显其作为首都农业科技桥头堡的引领作用。未来,大兴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种苗振兴的壮丽图景,为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大兴力量”与“大兴智慧”。
从智慧育苗到数字交易,从本土创新到国际对话,大兴种苗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全国、面向世界。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兴种苗产业正式迈入创新驱动、数智引领的新阶段。在这片孕育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上,大兴,正成为中国种苗产业的一面旗帜。
作者 | 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