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央媒都终于看不下去了!9月12号,中国新闻网严厉的批评了某些学校对学生发型的病态控制。
![]()
这不是开学了吗,全国多地中学在开学前陆续发布“发型令”。
家长李女士就为儿子的头发折腾了好几回。她的孩子今年读初二,孩子在入学前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但就这样却仍然被学校认为“不合格”。“前后剪了两次,老师才勉强点头说‘过关’。”
而每年九月开学季,好像类似的情景就会在全国多地上演。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 。
而这种对男女生的发型提出要求的“发型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能成为某些学校开学前的“标配”动作!
比如,8月28日,山东平度市中庄中学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套仪表规范。河南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8月发布的《2025级高一新生入学须知》中也提到,男生须留平头或短发,女生须留齐耳短发,并配有“学生标准发型”示意图供参考。
![]()
![]()
对于发型管理规定,浚县第一中学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解释:“现在有些学生弄些奇怪的发型、染烫头发,如果不加规范,就没有一点学生样儿。”学校表示,此规定是长期形成的制度,初衷是规范行为、提升学习主动性,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这好像是很多学校的说辞。有的学校甚至还会添油加醋的说,这么做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对于这样的说辞,那英老师有一句名言可以形容他们:放XX的屁,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
统一发型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套野人部落的自创迷信就好比说“让全体师生穿红内裤就能保送清华”一样荒谬。
我特别惊讶的是,一些学校到底是从哪个名著当中学到了“学生样儿”这个词汇的?!而这个“学生样儿”和头发长短之间到底有什么必然联系?是哪个风水先生说的,板寸就是学生样儿,再长一厘米就不是学生样儿,就没有精气神了呢?
那按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去规定一下老师样儿校长样儿呢?以后,不是地中海不可以当老师!老师一入职先把头顶的毛发拔干净才能进校园!而看一个人能不能当校长,我们就根据他的地中海够不够油光锃亮程度来判断呗!校领导要是接受这个提议,那我想,所有学生和家长应该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
有时候我真的非常惊叹这帮学校的管理人员屎上雕花的功夫。他们每天被学校豢养着,不去研究真正的教育问题,就知道一天到晚发明新名词!
明明这种呆板的发型就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但他们偏偏能够发明一个新名词叫做“学生样儿”!
明明就是某些教育者早已失去真正的育人能力,只能通过最表层的身体管控来伪装权威!它们偏偏能够发明一套说辞说这是“长期形成的制度”。
好一个“长期形成的制度”!乍一听,我还以为是孔子要求弟子“头发不过耳”,李白杜甫是因为剃了板寸才写出千古名句,牛顿是因为剃成了板寸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是因为常去理发店才悟出了相对论,而这群学校管理者他们是因为长期阅读这些成功案例所以才汲取到了宝贵的经验。
要不是因为我们知道留辫子、裹小脚和文字狱也是长期形成的制度的话,我们可能还真的意识不到,这个工作人员嘴里叼着的那朵“长期形成的制度”这样的花,其实是因为学校屎一样的管理理念长期无法应对多元个性的管理挑战,他们也懒得培养学生真正的内在自律,所以索性就用最粗暴的方式来制造某种表面秩序。
![]()
那他们为什么不研究教育却喜欢研究学生的头发呢?用福柯的著作《规训与惩罚》里面的研究来解释,这是因为,如果头发这种非常小也最容易修改的服从性测试学生可以忍受的话,那么日后操控学生的身体和思想这样的大的服从性测试学生和家长也就很难有太大的意见。
所以,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标准发型”?在一个人发型上去做文章,这本质上就是在用最丑陋的劳改犯的造型去向权力献祭!这些人要的根本就不是学生的什么“精气神”,而是服从者的“奴相”!!!
![]()
所以,为什么一些学校会对学生的头发丝那么的恐惧啊?!因为学生们灵动的头发触动的是某些学校管理者内心当中最深的焦虑:他们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学生挑战权威,害怕任何自己不理解的新生事物。
可是,当教育者把头发视为洪水猛兽的时候,这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他们对自己教育能力的极度不自信:因为,他们除了拿剪刀说话,他们已经找不到任何真正的育人方法了!
![]()
所以,什么“学生样儿”,什么“精气神儿”,这都是这帮无能的管理者,害怕自己无能的管理能力被暴露,所以就用一些煽动性的词汇,试图刺激家长们认为,学校做这种“不允许尝试,不允许独特,不允许任何超出教务主任贫瘠想象力的存在”的表面文章其实是他们有在认真的搞教育的!
所以,为什么一些地方的“发型令”能够执行下去呢?
因为,本质上,无能的学校管理者,需要通过在学生的头发丝上搞形式主义来完成对学生和家长的驯服,而现实上,一方面是因为,上面没有明确的文件禁止学校在学生的头发上搞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喜欢搞传销的学校管理者们给自己屎上雕花的那套理论是真能够被家长们所接受啊!
![]()
![]()
![]()
当家长们听到,学校宣传说,统一的仪容仪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集体归属感和学生身份认同,是“沉浸式”学习氛围的一种保障。所以剪统一的发型就能有学生样,就能有精气神,还能防止早恋,甚至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时候,那失去家长支持的一群未成年的学生,他们心里再怎么不愿意,再怎么反对,那也只能独自一人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个发型令重复职业法师刘海柱的经典名言。
![]()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要怎样才能真正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呢?我觉得,这除了我们的教育部门应当出台一些指导原则,禁止学校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剪发,保护学生的身体自主权;同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断地科普,让家长们提高一些认知!
我们需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不管什么样的造型,只要他一心向学,那他就是学生样儿!而最关键的是,学生到底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一个学校有没有一个学校样儿能够包容这些不同造型的学生!
因为一个真正有样儿的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营造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上,而不是在头发长短这些无关教育本质的细节上大做文章。
![]()
真正的“学生样”从不取决于发型的统一,而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对成长的追求以及独立健全的人格。
而真正的“学校样”在于培养独立思考、人格健全的个体,而不是批量生产毫无个性的“标准件”“奴才相”。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和个性发展,用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不同于传统的表达方式。当学校以“统一规范”为由限制孩子的发型时,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清晰表达对孩子身体自主权的重视。提醒学校不应该将教育的焦点偏离到对学生外貌的刻板规训上,而是要回归到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反问学校食堂的饭菜做得怎么样?用的什么样的食材?孩子们的住宿环境可不可以让大家参观一下……
毕竟,只有家长坚定地站在保护孩子个性与权利的立场上,才倒逼学校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
本期推荐书籍:《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