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在黄岩岛划下保护区,菲律宾只能无能狂怒,马科斯暗示要搬五大“救兵”。为什么说中方在黄岩岛的走的这步棋很妙?南海博弈是否进入了新阶段?
日前,中方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域位于海南省三沙市,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占35%,其余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
根据规定,该保护区的核心区除了经批准的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近年来,中菲在南海曾围绕“谁是生态环境破坏者”的问题针锋相对,中方此举既回应菲方的指责,也表明了中方重视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中方对黄岩岛的主权管辖权。
中方选在黄岩岛建保护区,其实藏着三步妙棋。
第一步是法律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说了沿海国能管生态,但中国把条文玩出了新花样。黄岩岛保护区不仅划了核心区,还搞出了 "科研监测”体系。这就等于给主权宣示贴了张 "绿色标签",比军舰巡逻更让人挑不出刺。
第二步是治理棋。黄岩岛 3500 多公顷的保护区,特意分了核心区和实验区:核心区不让进,缓冲区能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等多种活动。这种 "刚柔并济" 的法子,比天天派海警船省事多了。
第三步是认同棋。建保护区让中方站在了道义制高点:既是守国际法的大国,又是区域生态规则的制定者。这种多维认同的构建,比军事威慑更持久。
对此,菲律宾政府是一点法子都没有,菲外交部的抗议更像是在“无能狂怒”,菲总统马科斯在最新的讲话中,搬出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五大“救兵”,还在寄希望于同这些国家展开多边合作,通过在南海搞什么联合巡逻,来威慑中方,还要在南海菲方的控制的岛礁上进行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建设,以便在该地区与中方进行全方位对抗。
马科斯政府拉五国合作,看着像找了靠山,实则是给自己套枷锁。先说经济账,菲律宾想要在南海与中方搞对抗,军费上涨是不可避免,把本应该用在民生、经济等领域的钱,花在军事对抗上,对菲方来说是事倍功半的事。
更要命的是主权缩水。美军在菲基地有 "豁免条款",菲方连美军酒驾都管不了;日本给菲律宾无人机,数据直接传去自卫队网络,菲方想看自家海域监测数据还得打报告,菲律宾正在拿主权换短期安全感。
中方想的是 "怎么真正管好海域",菲方想的是 "怎么显得有靠山"。澳大利亚军舰来南海待不到三天就走,新西兰、加拿大只派了象征性人员,这些 "救兵" 根本靠不住。
菲方拉外部势力搞军事合作,周边多国都公开反对,不希望域外国家进来搅局。现在看清楚了:在南海,不是谁的盟友多谁就赢,而是谁能找到大家都认同的规则,谁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黄岩岛划定保护区的深层意义,在于标志着南海博弈进入了 "规则竞争"的新阶段。中方通过生态保护把主权宣示变成了 "合法行动",还搭建了区域合作平台,逐步掌握了规则制定权。而菲方依赖外部军事力量,不仅花了冤枉钱、丢了主权,还在区域合作中被边缘化。
对中小国家来说,在大国博弈中,单纯依附别人只能当棋子,只有找到自己能主导的议题才能掌握主动权。中方的做法证明,非传统安全议题可以成为破局关键。
南海的终极较量,不在军舰数量,而在 "谁的规则更有说服力"。谁能定出既保护生态、又兼顾民生,还能让多数国家接受的规矩,谁就能真正主导南海的未来。黄岩岛建保护区,就是中方下的一步 "定规矩" 的先手棋,也预示着国际争端解决正在从 "强权逻辑" 转向 "效能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