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无论是在繁华的购物中心,还是在热闹的街边角落,随处可见“娃娃机”的身影。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抵挡不住这些可爱的毛绒玩具的诱惑,在“夹娃娃”游戏机前玩得不亦乐乎。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却让人心生担忧:娃娃机里的毛绒玩具(以下称“娃娃”)的质量令人堪忧,部分产品竟含有一级致癌物甲醛。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为什么娃娃机会含有甲醛呢?甲醛吸入多少量会致癌?我们又该如何减少家庭中的甲醛来源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隐藏在可爱背后的健康隐患。
一、娃娃机里的甲醛从何而来?
在毛绒玩具的制作过程中,甲醛的使用十分常见,它主要来源于玩具的面料和填充物。在生产过程中,面料使用的染料、固色剂、黏合剂等都可能含有甲醛。例如,为了使玩具的面料颜色更加鲜艳、图案更加牢固,厂商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含醛的固色剂和交联剂。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有效防止颜色褪色和图案模糊,但同时也带来了甲醛污染的风险。此外,填充物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劣质的填充物,这些填充物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接触到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而且,部分原料虽然单独检测时甲醛达标,但当这些原料被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玩具后,整个产品的甲醛含量却可能超标。
这是因为不同的原料在组合过程中,甲醛可能会相互叠加,导致最终产品的甲醛释放量超过安全标准。这种情况下,即使每个单独的部件看起来都符合标准,但组合后的玩具却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甲醛释放源,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甲醛吸入多少量会致癌?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对人眼、鼻、皮肤等有刺激作用。早在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甲醛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白血病、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等,对于孕妇及婴幼儿影响则更为突出,可能导致胎儿停止生长发育、心智不全,甚至造成胎儿畸形、流产、不孕不育等。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甲醛摄入量与致癌风险的直接对应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甲醛的摄入量越高,接触时间越长,致癌风险越大。一般来说,当室内甲醛浓度超过0.08mg/m³时,就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一些娃娃机里的娃娃甲醛含量较高,如果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尤其是儿童将其放在床头或抱在怀里睡觉,甲醛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增加患癌风险。
三、如何减少家庭中的甲醛来源
(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尽量避免在来源不明的娃娃机中夹取娃娃。目前,大多数娃娃机商户允许兑换操作,消费者可以将夹到的娃娃转为积分,攒够一定数量的积分就可以兑换帆布包、收纳盒等其他礼品。此外,在购买毛绒玩具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查看产品是否有“3C”认证标志和详细的生产信息。
(二)判断是否有异味
无论是从娃娃机中夹来的娃娃,还是从其他渠道购买的娃娃,如果有异味,则很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这样的娃娃即使再喜欢,也不要带走。因为异味往往是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的信号,即使甲醛含量不高,也可能对呼吸道和皮肤造成刺激。
(三)清洗后再使用
所有的娃娃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清洗。甲醛可以溶于水,清洗可以带走大部分甲醛以及附着在娃娃表面的灰尘和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清洗并不能完全去除甲醛,只能降低其含量。
(四)避免长时间接触
尽量不要把娃娃放在床头或长时间抱在怀里。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他们正确玩耍,避免长时间与娃娃密切接触。因为长时间接触甲醛超标的娃娃,会增加甲醛的摄入量,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