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未来出行探索者”自居的小鹏汽车,竟然也走上了增程式电动车的道路。9月12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宣布,小鹏首款增程式SUV——小鹏G7超级增程正式亮相工信部新车公告,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说实话,看到这消息,我真的有点鄙视了!
不可否认,从技术参数上看,小鹏G7增程版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纯电续航高达430公里,搭载55.8kWh大容量电池,配合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这些数据甚至超越了许多纯电动车型,几乎可以让车主完全将其当作纯电车使用,每周只需充电一到两次。
但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战略方向的迷失。
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是一种过渡技术,是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池成本高昂时期的折中方案。它既保留了燃油发动机,又配备了电动驱动系统,看似兼顾了两方优势,实则反映了一种技术路线的妥协。
数据显示,增程车的市场正在急剧萎缩。乘联会8月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增幅高达38.5%,市场份额升至63.6%。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份额萎缩至7.7%,批发销量仅9.9万辆,同比下降9.5%,成为三大新能源类型中唯一同比下降的品类。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小鹏选择逆势推出增程式车型,令人费解。
小鹏汽车一直以来标榜自己是智能电动车的领军者,致力于推动纯电技术的发展。何小鹏本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纯电路线的坚持。如今转向增程技术,难免让人怀疑其技术路线的摇摆不定,甚至是向市场妥协的短期行为。
或许小鹏的决策层看到了理想汽车通过增程路线取得的初步成功,想要分一杯羹。但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年前,新势力阵营中纯电与增程的结构占比为56%:10.2%,如今已变为64%:7.7%,呈现出明显的技术路线分化。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选择真正的纯电产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小鹏此举可能会分散其本已紧张的研发资源。作为尚未实现稳定盈利的新势力,小鹏应当集中精力在核心技术上突破,而不是跟随已经显现衰退趋势的技术路线。
2026年上市的计划更是令人困惑,按照当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到2026年,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都将有巨大进步,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将会大幅提升,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到那时,增程式电动车的存在价值将会进一步降低。
小鹏汽车曾经是我们期待能够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其在智能驾驶、整车OTA等方面的创新令人称赞。但如今转向增程路线,不免让人感到失望。
企业当然需要适应市场,但不能失去技术路线的定力和前瞻性。小鹏汽车这一决策,短期或许能拓宽市场覆盖面,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其品牌的技术领先形象。
希望小鹏能够重新思考这一战略,不要为短期利益放弃长期坚持的技术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的是勇往直前的创新者,而不是左右摇摆的跟随者。
讲真,斗子侃车是很佩服长城汽车的,人家敢大声喊出来:“打死也不做增程汽车!”。小鹏汽车不是有王凤英坐镇吗?咋就摇摆了呢?当然我们希望小鹏汽车能发展得越来越好,但究竟如何最终还得市场说了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