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量贩零食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一个名为“帝卡姆环球严选”的品牌却以黑马姿态异军突起。这个主打“平价+全球精选”的零食连锁品牌,仅用两年时间便在全国开出超800家门店,2024年营收突破15亿元,成为继零食很忙、赵一鸣之后又一现象级企业。其成功背后,是精准切入下沉市场空白、供应链极致优化以及数字化运营的“三板斧”战略。
下沉市场的“黄金切口”:高性价比+场景化选品
与传统零食店聚焦一二线城市不同,帝卡姆创始人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进口零食的需求长期被低估。这些地区年轻家庭年收入在8-15万元区间,既有消费升级意愿,又对价格极度敏感。帝卡姆首创“30%进口爆款+70%国产平价”的混搭模式,如将泰国椰子脆片定价9.9元(仅为进口超市的1/3),搭配河南焦作的山药薄饼组成“异国风味组合”,单店客单价稳定在35-50元之间。
供应链的“毛细血管革命”
支撑低价策略的核心是帝卡姆独创的“三级供应链漏斗”体系。第一级与全球23个食品集团建立直采合作,通过买断马来西亚棕榈油等原材料期货锁定成本;第二级在郑州、成都等物流枢纽建立分装中心,将大包装进口零食拆分为200g左右的小规格,包装成本降低60%;第三级通过AI动态监测各门店销售数据,对临期商品自动触发“限时折扣+社区团购”的清仓机制,将损耗率控制在1.2%以下。
数字化驱动的“精准爆破”运营
帝卡姆技术团队开发的“智慧零售大脑”系统,能根据区域消费特征实现“千店千面”。例如在福建漳州门店,系统依据当地饮茶习俗增加马来西亚饼干和印尼椰糖的铺货比例;在内蒙古赤峰则主推俄罗斯巧克力等高热量零食。更关键的是其会员体系设计:用户购买满49元即赠送“环球美食盲盒”,内含随机小样零食,此举使复购率攀升至67%。
行业洗牌期的挑战与野望
随着量贩零食行业进入整合期,帝卡姆正面临新考验。一方面,其主打的进口零食概念正被同行快速复制,如零食很忙推出“世界零食专区”;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投诉某些“进口”产品实为国内代工。对此,品牌启动“透明供应链计划”,在商品包装上增加二维码,扫码可查看从原料到物流的全链路信息。
这个从上海起步的品牌,正在用“菜市场”式的平价逻辑重构进口零食生态。其创始人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到:“我们要让县城青年用一顿外卖的钱,吃遍全球风味。”这种对下沉市场消费心理的精准拿捏,或许正是新消费下半场破局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