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民健康档案是什么?
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国家免费提供给居民的一项服务,是国家倡导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举措。健康档案是陪伴居民终生、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了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可以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您及家人的健康状况,从而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
2
居民健康档案有哪些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等。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庭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以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3
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人群为重点)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4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提供这项服务会对居民的整体健康管理带来很多便利: 1.医务人员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基本健康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2.居民有了健康档案,可以享受到连续的、综合的健康照顾。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系统地了解居民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与动态变化、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诊治情况及病情变化,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更好地促进健康、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3.目前我市健康档案已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居民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减少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4.医务人员通过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辖区内的主要卫生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
如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有多种方式可以建立健康档案。 1、居民可主动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联系,建立健康档案。 2、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咨询,或接受群体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医务人员开展入户随访、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的时候也可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6
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会被其他人得知吗?
不会。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原则。在档案建立和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由专人负责管理,信息系统也有数据安全保护。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