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把首都从“汉城”改成“首尔”这事,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说白了就是想和中国撇清关系,结果现在他们自己反而闹心了。最搞笑的是,他们非但没甩掉汉字,反而因为看不懂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书,现在又开始后悔了。
![]()
李成桂当年选汉阳当都城,改名叫汉城,这一叫就是六百多年。后来韩国想摆脱中国影响,从1970年开始搞“去汉化”,连首都名字都要改。2004年李明博当市长时,硬是把“汉城”改成“首尔”,还让中国跟着改翻译。可他们发现,改名字容易,可没了汉字,连自己历史都看不懂了。
比如说韩国的古书全是汉字写的,现在大学生学历史,得先学中文才能看懂。修光华门时,匾额到底写中文还是韩文,吵了大半年。最后只能写中文,不然他们自己国民骂得更凶。结婚送礼写名字,年轻人不会写汉字,用韩文反而容易写错,闹出笑话。
![]()
这些年韩国企业招人,中文成了硬指标。公务员写公文也得用汉字,不然连文件都看不懂。家长急得不行,只能给孩子报中文班。首尔有些小学现在又开始教汉字了,不然孩子找工作连简历都写不好。
有意思的是,日本保留汉字,现在还能靠汉字当文化符号。韩国非要全盘否定,结果连申遗都搞不定。他们申遗的江陵端午祭,联合国说证据不够,因为古籍全是汉字写的,没人看得懂。现在韩国人一边骂中国,一边偷偷学中文,真是矛盾得很。
![]()
首尔街头霓虹灯写着“首尔”,可地铁站名还是得用汉字标音。年轻人用韩文发社交软件,打错字的笑话天天上热搜。有些老人气得直摇头,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折腾。
现在韩国政府和民间吵成一团。有人闹着要恢复汉字教育,说再不学连祖宗是谁都忘了。但也有人坚持“去汉化”,说这是现代化必经之路。首尔大学有教授算了笔账,光是修复古籍缺汉字人才,就要花几十亿。
![]()
中国网友看了直乐,韩国改名字时趾高气扬,现在倒好,连古籍都要找中国专家帮忙翻译。电视剧里拍首尔年轻人为学中文发愁,观众评论区炸了锅,说这就是硬拗的下场。
最近韩国和中国合作翻译古籍,官方嘴上不说,但动作挺快。连韩流明星都开始学中文,综艺节目里教粉丝认汉字。首尔书店里中文教材卖得比韩文还火,出版社赚翻了。
这事给周边国家提了个醒,文化割裂容易,想补回来可费劲。韩国折腾了五十多年,最后还是得回头学汉字。现在首尔街头,汉字和韩文混着用,年轻人打字时总要切来切去,说这是“文化拉锯战”。
这事就这么着,韩国改了名字,文化根子还在中国这边。他们现在学中文,倒不是真心认错,纯粹是被现实逼的。首尔的霓虹灯再亮,也照不亮看不懂古籍的尴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