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案件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一项关键内容备受关注:为保障每一个案件都能实现公平正义,明确规定6种案件应当提级管辖审理。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小政认为这一举措,犹如为司法公正增添了坚实保障,让当事人权益维护更有底气。
什么是提级管辖呢?
依据通知,“提级管辖”指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把所管辖的第一审案件转至上级人民法院审理,包括上级人民法院依下级人民法院报请提级管辖,以及上级人民法院依职权提级管辖。各级人民法院需积极、规范、合理适用提级管辖,把具有指导意义、涉及重大利益、可能受干预的案件,交给较高层级人民法院审理,实现政治、社会、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那么,究竟哪6种案件应当提级管辖审理呢?
一是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这类案件影响广泛,由上级法院审理,能更好地从宏观层面把握,确保审判结果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相契合。
二是在辖区内属于新类型,且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
比如案件所涉领域、法律关系等在辖区内具有首案效应或相对少见,法律适用存在难点和争议,上级法院凭借更丰富的审判经验与专业能力,更利于精准定分止争。
三是具有诉源治理效应,有助于形成示范性裁判,推动同类纠纷统一、高效、妥善化解的案件。
通过上级法院确立典型案件裁判规则,能规范指引类似纠纷处理,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促进批量纠纷系统化解,实现纠纷源头治理。
四是具有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案件。
当法律、法规等没有明确规定,或者司法解释等所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继续适用原规则有违公平正义时,上级法院的审判能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
五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或者其辖区内人民法院之间近三年裁判生效的同类案件存在重大法律适用分歧的案件。
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会影响司法公信力,上级法院审理能统一裁判尺度。
六是由上一级人民法院一审更有利于公正审理的案件。
若案件因所涉领域、主体、利益等因素,可能受地方因素影响或外部干预,下级人民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上级法院审理能确保公正。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当事人可依据有效证据,主动向法院提出提级管辖的要求。同时,最高院受理的民事再审、行政再审案件,若符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等 6 种情形,也应当裁定提审。最高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且符合规定的,同样应当提审。
这一系列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司法体系,为公平正义筑牢防线。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关注司法公正的公众,都应了解这一重要新规,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案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