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关于“水体补给关系”的核心知识点、考查重点和答题技巧。这部分内容是自然地理中的重点,也是高频考点。
一、核心概念:什么是水体补给关系?
水体补给关系是指各种水体(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之间水源的相互补充和转化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二、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
这是高考中最常考的内容,通常要求根据河流的流量过程线图来判断补给类型和所在地区。
1.主要补给类型比较
2.特别提醒
(1)东北河流:常有双汛期(春汛:积雪融水;夏汛:雨水补给)。
(2)西北内陆河流(如塔里木河):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汛期在夏季,流程越往下游水量越少。
(3)黄河、海河: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河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三、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这是理解“关系”的关键,核心在于水位(水位面)的高低。
1. 河流与地下水
(1)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流处于丰水期,或河床海拔高于地下水位时(如地上河)。
(2)地下水补给河水:当河流处于枯水期,且河床海拔低于地下水位时。这是最常见的关系。
(3)注意: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
2. 河流与湖泊
(1)源头湖泊(如长白山天池):湖泊水补给河流,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2)河流中下游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
①丰水期(汛期):河水水位高于湖水水位,河水补给湖泊(湖泊起到分洪蓄洪作用)。
②枯水期:湖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湖泊起到补水作用)。
(3)内流湖(如青海湖):通常是河流水补给湖泊,湖水通过蒸发消耗。
3. 湖泊与地下水
同样取决于水位高低。一般情况下,湖泊水补给沿岸地下水。
四、高考考查方式与答题技巧
1. 读图题:河流流量过程线判断
这是最常见的考法。给你一条河流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让你判断补给类型、分布地区等。
判断步骤
(1)看汛期时间
①春季(3-5月)汛期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我国东北)。
②夏季(7-8月)汛期 → 雨水补给(东部季风区)或冰川融水补给(西北,且流量与气温曲线吻合)。
③有两次明显汛期 → 春汛(融雪)+夏汛(雨水),典型分布于我国东北。
(2)看流量大小及变化
①流量大,变化剧烈,陡涨陡落 → 雨水补给为主。
②流量小,变化平缓,冬季可能断流 → 冰川融水或积雪融水补给。
③流量稳定,过程线平滑 → 有湖泊或地下水的调节作用。
(3)看枯水期
若冬季流量不为零,说明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示例
若一条河流的流量过程线显示4月有一个小高峰(春汛),7-8月有一个大高峰(夏汛),则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2. 综合题:分析某一区域的水体关系
答题思路(模板)
(1) 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先判断该区域是湿润区还是干旱区?是平原还是山区?
(2)分析主要补给来源
①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 “西北内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3)阐述相互关系
①“丰水期/汛期时,河水水位上涨,高于两岸地下水位/湖泊水位,因此河水补给地下水/湖泊水……”
②“枯水期时,地下水/湖泊水位高于河水水位,因此地下水/湖泊水补给河水,对河流径流起到稳定的调节作用……”
(4)人类活动影响(升华点)
① “若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破坏其与河水的正常补给关系,甚至导致河流断流。”
②“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蓄功能下降,加剧洪涝灾害,破坏河湖互补关系。”
五、重要结论与口诀
1. 补给最关键:雨水补给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补给方式。
2.调节看湖地:湖泊和地下水对河流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
3.高低定流向:水体之间谁补给谁,根本取决于水位面的高低。
4.口诀记忆
(1)夏雨冬雪西冰东湖: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冬季积雪(东北),西部冰川,东部湖泊调节。
(2)东北河流有双峰:春汛和夏汛。
六、例题分析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柴达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东部,上游托索河(源地附近有冬格措纳湖,海拔4090米)和乌兰乌苏河(源头附近有阿拉克湖,海拔4100米)汇合后形成中游香日德河,流经香日德镇后潜入地下,潜流 20 多千米后在小柴旦附近重新溢出,汇聚形成柴达木河,最终注入南、北霍布逊湖,丰水时两湖连成一体。柴达木河西支源头乌兰乌苏河附近山地都是红层地貌(红色砂岩),香日德河平常呈淡红色,一到某个季节,河流变成鲜红色,并在交汇处形成鲜明的“红配绿”河流景观。下图为柴达木河流域水系分布图。
(1)简述柴达木河流域的地形特征。(4分)
(2)结合材料,比较乌兰乌苏河、托索河与柴达木河的水源补给类型差异,填在表中。(4分)
(3)说出香日德河河水变为鲜红色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海拔高;东南和南部多高大山地,地势起伏大;西北部位于盆地内部,地势起伏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戈壁及红层地貌广布。(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2)冰雪融水(2分)地下水(2分)
(3)夏季。(1分)原因:乌兰乌苏河沿岸红层地貌广布,河流挟带的红色泥沙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形成了干涸浅红色的河床,使平常的河水呈现淡红色(1分);夏季地表径流冲刷红色泥沙汇入河道,染红河水(1分);同时河流径流侵蚀、搬运沉积于河底的红色泥沙,加深河水的红色,使下游的香日德河形成鲜红色的自然景观(1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