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数百人泪别老周,送他最后一程。
老周,大名周国柱,是杭州兰桂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
潮新闻·钱江晚报曾多次采访报道他的故事。一周前,记者曾前往医院探望,记下了他最后的心愿。
晚报当年的报道。
在周国柱长达25年的业委会生涯中,兰桂花园被誉为“杭州最会赚钱的小区”之一,背后是他倾注的心血和付出。
挽联和花圈,送老周最后一程。王伊灵摄
9月10日上午,周国柱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兰桂花园业委会发布的讣告,提到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亲力亲为、追求卓越”,称他“在为小区业主谋福利、环境提升改造、营造和谐邻里氛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辞世是我们小区的重大损失,他的无私付出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长久铭记!”
9月12日上午8时,杭州半山,人们赶来送老周最后一程。
老周,一路走好。王伊灵摄
生前同事、好友敬送的花圈排成长长一列,一直延伸到灵堂。不到8时,现场就围满了人。
“原以为周五工作日不会来很多人,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自发前来,有几百人。”周国柱儿子周波说。
“他是一个好人。”“太可惜了!”“平凡,却伟大。”
这是现场记者听到最多的话。
“他是一个大写的好人。”兰桂花园物业经理杨成志是周国柱生前最亲密的工作搭档。他忙前忙后,几天都没好好休息。
妹夫贝虎良今年69岁,从嘉善赶来, “他人很好,就是他平时太忙,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任何犄角旮旯的事情,别人懒得管,但他每天每周都把小区四周都走到位,夏天满头大汗,前胸贴后背的。”徐东红在兰桂花园物业工作,认识周国柱近20年,她说老周“很劳心,是个劳碌命”。
送老周最后一程的人们。 王伊灵摄
老家河南的保安队队长景书明在现场默默帮忙,眼圈红红的。
2007年他到兰桂花园工作,让他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2018年。“我老婆生病,手术费还差几千块钱。周主任见我几日未上班,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业委会成员开会,筹集了五千元钱。”
景书明说多亏了周国柱的雪中送炭。妻子因为及时做了手术,现在很健康,这份恩情,景书明说会永远记在心里。
71岁的徐卫手机里保存着老周生前工作的照片,他哽咽:“没见过老周这样好的人。小区连通窨井盖的工作他都去做,又脏又累的活都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手机里存着老周的旧照。王伊灵摄
王宁是周国柱的好友、业委会同行:“周主任有三个心愿,其中一个就是想要再见见我。我去看了他,他给了我一本兰桂二十周年纪念册。他给我们所有业委会树立了榜样,希望我们能传承周主任的美好品质,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好,把小区维护好。”
病床上的老周最放心不下的,一直是业委会那根沉甸甸的接力棒。
他曾拉着老伴的手:“我不怕死,但小区的事得有人来接棒……”
9月1日,老周的老搭档、兰桂花园物业经理杨志成和几位业委会成员去病房看他。“您放心!已经有业委会成员接了您的工作,小区的改造计划、业主福利都会延续下去。”
老周听懂了,在病房里完成了一些交接。
一直顽强求生、总说“会好起来的”的老周那天突然平静下来。他轻声和老伴说,“潘桂英,我要跟你说再见了。”
“五十岁之前,父亲是我们的标杆;五十岁之后,父亲是我们的骄傲。”儿子周波看着那么多来送别父亲的人泪目,他说“我爸这辈子,值了”。
9月12日,今年第一批冬候鸟抵达西湖,意味着杭州的秋天近了。
老周在兰桂花园的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和一棵橘子树。
兰桂花园。
过不了多久,就会果实飘香。
以前,他都会摘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再过一阵,小区满园的桂花也要开了。
可惜,这个秋天的兰桂花园再也没有了老周。
但是兰桂花园会记得老周,人们也会记住他。
(来源: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