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老罗大概率要吃瘪。
理由很简单,虽然他和西贝贾国龙的互攻中说的都是“预制菜”,但他与贾总口中的“预制菜”,恐怕根本就是两个东西。
这一点,从贾国龙的回应中可以看到端倪:
“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哈哈哈,什么意思?
很简单对吧,按你老罗的标准我确实预制了,但按国家标准,我们可没有预制。
但你老罗的标准算个P啊,国家标准才是真标准。
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国家对预制菜的定义,与大众朴素的认知恐怕出现了一些偏离。
02/
国家对预制菜是怎么定义的?
这个有公开发文,是2024年3月18日的《 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
里面对预制菜的定义是: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简单来说, 预制菜是经过预包装的,经过加热或烹熟之后可以食用的菜肴。
那么消费者就会问,按照这个定义,哪些算预制菜,哪些不算呢?
中国科普网对此有说明,先说算的:
1、 复合膜或铝箔袋装的鱼香肉丝,开包热一下就可以吃;
2、带酱料包的冷冻半熟牛排,放锅里再煎一下,配上酱就能吃;
3、放厚铝箔盒里用液氮冷冻,冷链送到家的酸菜鱼,连盒子直接放在灶火上,加热沸腾几分钟后,吃起来和现制的口感几乎一样。
不算预制菜的:
1、速冻食品、方便面、自热米饭、香肠火腿、馒头烧饼、热狗汉堡、便利店里的冷藏沙拉等,都不算预制菜;
2、罐头鸡汤、罐头蘑菇、罐头青豆等菜肴配料不算预制菜;
3、超市供应的净菜、果切、切丝切片的肉丝肉排等也不属于预制菜;
4、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后,分发到食堂或餐饮连锁店的半成品或菜肴,也不算预制菜。
重点来了,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的菜肴,分发到店里加热的,不算预制菜。
03/
那么这件事的结果会如何?
大胆预测一波。
老罗的悬赏,加上他个人的巨大号召力,肯定会收集到很多关于西贝菜肴预制的案例。
这些案例里,大多数可能是偏主观的,派不上用场;
但也会有一些客观证据证明,西贝确实有“预制”。
然而问题在于,老罗和志愿者们收集到的案例,最终对照标准会发现它们都不属于预制菜。
因为西贝这种大型连锁餐厅大概率是中央厨房+连锁门店的运营模式,而我们前面看解释的时候了解到,中央厨房分发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
因此最终即使铁证如山,西贝的贾总依然可以宣称:
“按照国家标准,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是有严格的定义的,麻烦你们先读清楚定义,OK?”
到时舆论一片哗然。
每个消费者都可能在店里吃到这些中央厨房做好,门店加热就端上来,偶尔还半温热的食物。
点完菜,3分钟就能给你上菜。
消费者们朴素地认为这就是预制菜,这不预制,那还有什么是预制?
但标准居然说不是!
那么恐怕,这番口水战的终点,是推动预制菜标准的修订。
倒也是好事。
全文完,欢迎 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 ,谢谢阅读!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