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以城市社区治理为抓手,全民动员、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创新开展“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治理服务提升行动,通过组织赋能、流程再造、多元参与,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小服务”累积“大改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竹县召开“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治理服务提升行动动员会
健全组织体系,四级联动凝聚共治合力。坚持高位推动与基层动员相结合,构建“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由26名县级领导牵头,112个县级部门、3个街道、28个社区协同参与,组建28个社区服务工作组,明确“入户走访+诉求办理”两支队伍职能,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通过开展县级示范、部门内训、分组前训“三级培训”,提升干部政策宣讲、群众沟通、诉求处理能力,推动干部“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实现政策宣讲有温度、诉求收集有精度、民生回应有速度。
组织社区居民召开小型座谈会,宣传惠民政策、听取城市发展建议
创新工作机制,闭环管理迅速响应民声。创新建立“收集—研判—转办—办理—回访—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座谈会、线上沟通“四种方式”,广泛收集民生诉求,每日对诉求进行分类研判、责任划分。按照“街道社区自行办、挂包领导协调办、县级领导专题办”三类方式分级处置,复杂事项纳入县委专项督办。推行“谁收集、谁回访”机制,实行“责任单位办理—工作组回访—县委办销号—社区公示”全程跟踪,确保诉求办理过程透明、结果满意。
机关干部入户走访收集居民困难诉求
聚焦民生需求,精准施策提升服务温度。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施“安居守护”工程,为千名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提供居家安全监测和紧急救助服务;推进老人餐社区全覆盖计划,新建助餐点5个以上,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创新“服务”进社区模式,构建24小时健康咨询平台,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同步开展“我为社区干件事”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贡献光荣榜”评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实现基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有效衔接。
大竹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下沉整合、群众广泛参与,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竹经验”。
来源:大竹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