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听闻夏尔西里?此地被央视誉为我国最后的净土,三百年来未曾有人涉足。
然而,在1998年之前,此地隶属于哈萨克斯坦,而非我国领土。
为了重新收复这片土地,我们历经诸多艰辛,付出了大量努力。
最后以舍弃一百多平方公里土地的代价,才换回这块“世外桃源”。
明明是属于我国的土地,为何还要与他国进行交换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失去土地
晚清之际,我国惨遭列强瓜分,被迫签订诸多丧权辱国之条约。彼时,中亚的浩罕汗国竟妄图趁火打劫,从中分得一杯羹。
东方巨龙伤痕累累,软弱到连一声怒吼都不敢发出,只能一次次地献出龙鳞与骨血。
浩罕汗国的阿古柏伺机而动,与沙俄狼狈为奸,对我国新疆地区觊觎良久。
这件事情在晚清朝堂引发了热烈的争论,李鸿章主张保东南,舍西北。
左宗棠则认为凡中华领土,一寸不让。
两者各有道理,毕竟就当时晚清政府的财政而言,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东西。
东南沿海为国家税赋之地,西北地区的财源少之又少,不如舍之。
李鸿章与左宗棠不同,李鸿章为晚清的裱糊匠。
其主要目的是在这艘大船上缝缝补补,确保其不沉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左宗棠被曾国藩称之为“今之瑜亮”,即此人有周瑜、诸葛亮之才。
在未出仕之前,左宗棠曾详细地研究过中华民族的疆域,每一个地域到底有什么作用,其早已了然于心。
新疆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一旦洞开,必须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因此,其才力主收复新疆。
幸而当时慈禧同意了他的主张,否则新疆地区危矣。
左宗棠抬棺入疆,表示若不收复新疆,甘愿马革裹尸,埋尸当地。
抵达新疆之后,眼见着戈壁滩黄沙漫漫,为了固沙,便决定在道旁种上了柳树。
时至今日,在新疆一带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左公种植的柳树,当地人称呼之为“左公柳”。
左宗棠抵达新疆之后,成功地打败了阿古柏,其艰辛自是不言而喻。
清朝已近衰朽,没有足够的军费供其消耗,双方只好签订了条约。
虽然打赢了,但是我们还是割让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夏尔西里就在其中,随着岁月的变迁,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春天,新中国成立了。
新中国不同于清政府,甚至于民国,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底线。
对于任何有可能侵犯我国家的行为,我们都是丝毫不让。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就是以防美国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入我国的领土。
在国家不够强大的时候,你的声音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倾听,大家只喜欢听强者说话,选择性地忽视弱者。
因此,我国一直在积攒力量。
中苏建交之时,我们曾向苏联提到过这块土地。
当时执行的毕竟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必须要衡量各方的利害关系,不能因小而失大。
因此,这件事情也就被搁置下来。
只是有些事情不能遗忘,哪怕不是合理的处置时机,也要将之留存下来,告诉后代,这个问题总要解决。
有人说双方交好时期不能解决,后来中苏交恶总是解决的良机吧?
当时的新中国四面环敌,稍有不慎,就会引来一连串的恶性反应,以当时的国力,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等待是最佳的时机,要熬到敌人不如我们,要熬到我们比敌人强大。
这才是最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这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香港回归了,澳门也回归了,这块土地也该找到合适的解决时机啦!
1991年12月26日,苏联发生惊天巨变,曾经轰动一时的苏维埃共和国解体了!
一艘巨轮面临拆解,怕是没有没有实力与美国硬碰硬,曾经的辉煌也只能是曾经。
哈萨克斯坦不再隶属于前苏联,独立后的他陷入了彷徨迷茫。
身在中亚地区,必须要依靠一个大国才能生存,否则随时都会遇到难以预见的危险。
当时的中国经济迅速起飞,国力日渐强盛,与前苏联形成了彼消此长之势。
哈萨克斯坦向我国抛出了建交的橄榄枝,此刻,夏尔西里就在哈萨克斯坦的手中。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要抓住,趁此机会将本该属于我们的领土拿回来。
哈萨克斯坦会同意我们的要求吗?当时双方进行了怎样的谈判?
收回失地
哈萨克斯坦与我建交之心日盛,我国也没有趁机拿捏人家,于1992年1月3日与之建交。
两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趁机提出了归还土地的要求。
我国并没有以不与之建交为必要条件,要挟对方,而是站在与之平等的地位与之交谈,哈萨克斯坦看到了我方的诚意。
虽然我国拿出了件件桩桩的证据,这块土地是1881年,由对方强行割占。
搞外交是一项技术活,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
在双方都不想把关系闹僵的情况下,就必须协调双方的利益。
哈萨克斯坦却说这块土地并非割占,而是租借,一词之差,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割占是对方通过暴力手段取得,一直赖在人家的土地上不走,人家过来是要收回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
租借则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且国际公约有规定:
当租借的土地超过100年,本国仍旧没有赎回时,这块土地当归属他国所有。
1992年距离1881年早已经超过了一百年,这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哈萨克斯坦虽这么说,却拿不出有效的证据。
当时的谈判团也知道,若是哈方同意了我方的要求,在本国的历史上,他们也将被定性为千古罪人。
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双方谁也不肯相让,这一拖就拖到了1998年,这一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我国同意以放弃阿拉山北部山口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换回面积314公里的夏尔西里地区。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会同意这样的条约呢?
毕竟我们给予对方的土地少,对方还回来的土地少。
大家不要忘记了这句话:真理只在大炮和剑锋的范围之内。
彼时的我国发展强劲,哈萨克斯坦急需要我国的帮助,你既想要人家帮助,又拿着人家的土地不还,这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其次,我国也没有亏待他们,我们并没有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就什么好处也没有给对方,他们也对本国人民有所交代。
所以,我们就给了他们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块土地别看是戈壁沙漠,里面却含有丰富的矿产,这些都可以换取真金白银。
当年的4月份,双方签订了《关于东部边界线的协定》,终于划定了国界线。
这项协定的签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双方不会再因为领土的争端闹矛盾,可以和和气气地坐下来好好进行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夏尔西里地区回归之后,我国并没有往那片区域大规模的移民。
那是一块世外桃源,当中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种稀有的动植物生存其中,贸然移民其中,必然会破坏其中的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本国的领土完整,我们仅仅安排边防军队驻扎其中,除却军队之外,这里还生活着护林员。
平日里他们向周边的村民宣扬保护生态的重要性,随时关注着这块区域,避免其受到山火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侵扰。
从夏尔西里的回归可以看出,我国在任何时期都不会放弃自身的领土。
今日之中国,早已与百年之前不同。
若再有外敌来犯,东南沿海有航母出动,西北边境有白杨战士,共同护佑这块古老而又神圣的土地。
参考资料:
1、夏尔西里 中国的最后净地——《中国西部》 2015年第22期70-79,共10页
2、光明日报 《夏尔希里:回来的国土》
3、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和历史功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5-58,共4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