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吃过午饭,照例往沙发上一躺,手机里放着京剧,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老伴儿推了推他:“别在这儿睡,去床上睡,这么睡不舒服。”
老王迷迷糊糊地回应:“就眯瞪一会儿,没事儿。”
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家庭都不少见。
尤其是50岁以后,午睡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但您知道吗?午睡方式不对,可能真的会影响健康甚至寿命!
为什么50岁后要注意午睡?
人到了50岁,身体机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睡眠质量不如年轻时,晚上睡得少,白天自然容易犯困。适当的午睡确实能补充精力,改善心情,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但如果不注意午睡方式,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负担,影响夜间睡眠,甚至引发消化问题。
牢记午睡“三不要”,健康又长寿
1 一不要:时间不要过长
李大爷今年65岁,每天午睡都要睡两三个小时,结果晚上失眠,第二天更没精神,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建议大家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这个时长足以恢复精力,又不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不会感到昏昏沉沉。如果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您下午总觉得睡不醒,不妨设置个闹钟,到点就起来活动活动。
2 二不要:姿势不要随便
很多人喜欢趴在桌子上午睡,结果经常醒来后脖子僵硬、手臂发麻,还时不时反酸烧心。常见的错误午睡姿势有趴着睡、仰坐在椅子上睡、侧卧在沙发睡。这些姿势都会对颈椎、腰椎造成压力,影响消化功能。
推荐大家最佳姿势是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睡,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准备一个U型枕和眼罩,在椅子上仰卧睡觉。记得在膝盖下方垫个小凳子,减轻腰部压力。
3 三不要:饭后不要立即睡
一些朋友喜欢吃完午饭就困,立刻倒头就睡,结果体检时发现血糖偏高,医生告诉他这可能与他饭后立即睡觉的习惯有关。吃完饭后,胃肠道需要大量血液进行消化工作。如果立即睡觉,不仅影响消化,还可能导致食物反流,增加血糖波动。营养师建议大家午餐后最好先活动20-30分钟,如散步、做点家务,等食物稍微消化后再午睡。午餐也不要吃得太饱,七八分饱为宜,少吃高脂高糖食物。
虽然也就半小时左右的午觉也要睡得舒适,我们可以营造适宜环境,拉上窗帘,减少光线和噪音干扰,保持适宜温度,选择合适时间,例如下午1点到3点之间是午睡最佳时段,太晚午睡会影响夜间睡眠。午睡醒来后不要突然起身,先活动下手脚,坐起来缓一缓再站起,醒来后用冷水洗洗脸,能够更快恢复精神。
当然如果上班条件有限的情况,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时间做好调整。
老话说“午睡一刻值千金”,但关键在于怎么睡。50岁以后,我们的身体更需要细心呵护,小小的午睡习惯也可能对健康产生大影响。
总之,睡觉是为了更有精神,如果越睡精神越差,大家就调整好午睡习惯,才能让午休真正成为健康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您今天的午睡睡对了吗?快把这些建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大家一起健康到老!
快点下面链接
看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