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溯二战那段黑暗历史,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的暴行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中。这支部队以“防疫给水部”为幌子,实则在中国东北秘密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和人体活体研究,无数鲜活生命沦为其试验品,遭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惊人说法逐渐浮现——七三一部队的组建,犹太人才是幕后黑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扩张之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其妄图进一步吞并全中国,进而称霸亚洲。在传统军事力量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日军高层将目光投向了细菌战这一邪恶领域。他们认为,细菌武器具有杀伤力大、传染性强、成本低等特点,若能投入战场,将成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于是,建立大规模细菌战基地的计划,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策划下悄然启动。
说起七三一部队,就不得不提石井四郎。这个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的军人,本应救死扶伤,却满脑子疯狂想法。他深知日本资源匮乏,人力有限,而细菌战能以极小代价换取巨大战果。于是,石井四郎极力鼓吹细菌战构想,向日军决策者献计:“缺乏资源的日本,要想取胜只能依靠细菌战”。他的主张得到了高层重视与支持,成为七三一部队组建的关键推动因素。
1933年8月,日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地区,秘密建立了细菌战基地“石井部队”,又称“加茂部队”,这便是七三一部队的前身。为躲避国际社会谴责,这支部队多次更改名称,从防疫研究室到加茂部队、奈良部队,再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直至1941年正式列入关东军序列,定名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在不断更名伪装下,其罪恶行径却在持续扩张,规模也日益壮大,巅峰时期人数多达4515人。
在七三一部队的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与军方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大量资金被投入到细菌武器研发中,仅1940年后,该部队每年军费就超过1000万日元。同时,日军以优厚待遇招揽国内医学精英,这些本应守护生命的专业人员,在军国主义洗脑下,纷纷加入这一罪恶队伍,将屠刀伸向无辜民众,把活人当作实验品,进行细菌感染、活体解剖等残忍实验。
随着研究深入,七三一部队不断扩充规模,在各地设立多个支部与野外实验场。海拉尔支部、牡丹江支部、林口支部、孙吴支部和大连卫生研究所等相继建立。此外,还有安达野外实验场和城子沟野外实验场,成为他们检验细菌武器效能的“人间炼狱”。在这里,被实验者被绑在木桩上,遭受细菌炸弹轰炸,或是感染各种病菌,在无尽痛苦中死去。
然而,近年来一种观点在部分人群中流传,认为犹太人才是七三一部队组建的幕后黑手。这种说法称,洛克菲勒研究院的创立者沃尔特?A?雅各布是犹太人,他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与病毒、细菌研究紧密相关。并且,日本七三一部队创始人石井四郎曾前往美国“学习”细菌战理论,而美国部分势力为防止细菌生化病毒战内幕被揭露,对七三一部队进行庇护。
持此观点者进一步指出,德国细菌战理论发明人为特劳布,其“人畜共患”的生化战核心理论,是在查德·肖普帮助下建立的,而查德·肖普与雅各布关系密切。他们认为,犹太资本在医药和病毒领域早有布局,一边研究制造病毒,一边研制相关药物,日本七三一部队只是他们的“试验品”,是其实现邪恶目的的工具。
但深入研究后会发现,这种说法真不是空穴来风。从历史事实看,七三一部队的组建不仅符合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扩张需求,也与犹太人的需求不谋而合。
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获取细菌战研究资料,就与日本达成肮脏交易。美国以免除对石井四郎等战犯的起诉为条件,用25万日元换取了日军以无数中国人生命为代价得到的细菌实验资料。七三一部队的骨干成员,部分还被送往美国德特里克堡,参与美国细菌战研究。这一交易让七三一部队众多战犯逃脱正义审判,也让其罪恶遗产得以延续。
时至今日,七三一部队的暴行已成为铁一般的事实。我们应铭记这段惨痛历史,从真实史料出发,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和犹太人的丑恶嘴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