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每年9月7日,我们都会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国际蓝天清洁日。今年国际蓝天清洁日的全球主题是“Racing for Air(为空气而奔跑)”。它提醒我们:清洁空气对人类生存和性能至关重要,如同水、食物和休息一样,不应成为一种特权。这个由联合国第74届大会在2019年12月确立的全球性节日,早已超越了纪念日的意义,成为推动各国通过政策对话、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应对空气污染的行动号角。
![]()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这种危害正以多维度方式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健康层面,它不仅与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中风、肺癌等密切相关,对儿童、老人和基础疾病患者威胁尤甚;环境层面,空气污染物还会损害农作物与森林,导致湖泊酸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经济层面,全球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福利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损失甚至逼近GDP的7.5%。
![]()
![]()
此外,许多推动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如黑碳、甲烷)本身也是空气污染物,而臭氧等空气污染物亦属强效温室气体,使得改善空气质量与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上高度协同
![]()
面对空气污染的跨国界特性,解决方案需要多层次协同。在国际社会,各国正通过区域联防联控、能源结构转型等政策减少排放;企业则在技术创新上发力,比如开发低碳生产工艺;而城市通过优化公共交通、增加绿植覆盖改善局部环境。
对普通人而言,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竞赛”的一部分:
·室外行动:优先选择公交、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购物时使用环保袋,降低塑料焚烧污染;参与社区植绿活动,让绿植成为天然的空气过滤器。
![]()
![]()
·室内防护:通风需“看天行事”,在室外PM2.5浓度低的时段开窗换气,雾霾天则减少开窗;烹饪时提前开启油烟机并延长关闭时间,减少油烟残留;定期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降低尘螨滋生风险;选择绿萝、常春藤等对人体无害的绿植,辅助改善室内微环境。
国际蓝天清洁日如同一记警钟,提醒我们空气污染的无处不在及其深远危害。它更是一面旗帜,号召全人类共同努力,从政策制定到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汇聚力量,为地球撑起一片更洁净的蓝天,让每一次呼吸都更安全、更健康。守护蓝天,就是守护生命本身。
注:本文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leisdlz@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