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高端酒店的“接地气”生存实验?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居然开始摆!地!摊!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我所在的城市这样,后来一问朋友,才发现从南到北、不少大城市的高端酒店都悄悄走下了“神坛”,在门口或者市集支起了小吃摊:一盒爆鱼二十几块,炒猪肝才十几元,用料实在、口味在线,服务还特别热情。
我和很多人一样,先是惊讶,然后是好奇:
“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吗?”
“连五星级酒店都开始‘自救’了?”
⚖️【成本一直在,收入却锐减,摆摊是出路吗?】
对酒店行业来说,场地、人员、运维成本都是刚性的。但近年来大环境波动、消费降级,大型宴席和高端住宿的需求明显收缩。摆摊看似“画风突变”,其实却是一个聪明的策略:
✅ 增加收入来源:哪怕不多,也是现金流;
✅ 消化库存食材:减少后厨浪费;
✅ 保持人员运转:让员工有事可做、不流失;
✅ 极致品牌曝光:用性价比吸引潜在客户。
换句话说,酒店不再只是一个“住宿吃饭的地方”,而是成了一个可体验、可信任、可链接的“品牌站点”。你这次买了它的炒猪肝,觉得好吃,下次公司聚餐可能就会想到它——它用一碗平价菜,悄悄建立了与你之间的情感连接。
【线下摆摊,其实是一场“反向线上引流”】
现如今实体店早已不是单纯的“卖货空间”,更是一个个与客户交互的窗口。酒店摆摊,看似很“土”,其实很符合现在消费者偏爱线下体验、追求真实接触的心理。哪怕只是几分钟的购买过程,也是酒店与用户的一次有效沟通。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卖的一般还不是随便做做的快餐,而是酒店餐饮中的“招牌菜mini版”——这分明是一场面向大众的“味蕾诱惑”!一口下去,很多人就会被种了草:“不愧是五星级大厨的手艺!”
【但问题也来了:这样做会不会拉低品牌档次?】
我也看到有人吐槽:“你都五星级了还摆摊?那我以后还愿不愿意为你的高端场景买单?”
尤其很多五星级酒店的主力客户其实来自外地游客、商务人士,如果他们看到酒店门口在卖二十块的盒饭,会不会觉得“掉价”?
——但这可能恰恰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
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品牌,从来不怕“向下链接”,只怕被高高挂起、无人问津。
就像宝马也曾推出亲和车型,奢侈品大牌也开始做电商直播——高端不代表就要远离普通人。酒店摆摊,不是自降身价,而是展示亲和力、增强品牌韧性的一种方式。它让“五星级”不再只是一个价格标签,更是一个可信赖、可亲近的符号。
【所以说到底,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市场策略:】
✨ 不摆架子、不离场,主动靠近消费者;
✨ 用小成本试水市场反应,灵活调整产品;
✨ 在困难时期坚持曝光,等待市场回暖。
在我看来,肯放下面子、认真做生意的品牌,比那些硬撑着却离用户越来越远的,要可爱得多。
你呢?
如果你看到家门口的五星级酒店开始摆摊,你会去支持吗?
你会因为它的“接地气”更喜欢它,还是觉得“不再高端”而放弃选择它?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