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三分种、七分管,像这个胡须营养消耗最多,一般要掐掉……”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的黄瓜种植大棚里,湟中区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胡小朋正向种植户传授管理要点,将实用技术落到田间。
相邻的太空南瓜种植大棚内,一个个硕大的南瓜卧在基质上,表皮泛着自然蜡质光泽,格外惹眼。工作站队员拿着卷尺穿梭其间,认真记录测产数据。“我们有8名科技特派员,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做给农民看。”胡小朋介绍,太空南瓜已开展3年推广示范,工作站服务“随叫随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育新农民,助力农民增收。
科技特派员传授管理要点。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新品种选定与推广,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核心任务。在田家寨镇的青海诺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辣椒种植地,工作站队员正仔细查看“航椒8号”的长势。“‘航椒8号’产量高、口感好、耐储存。”胡小朋说,今年工作站承担“航天蔬菜品种展示”项目,依托田家寨独特气候,从温室到露天,筛选出20多个辣椒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只为将最优品种推广给更多农户。
科技特派员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企业为载体,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和升级,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已服务我们5、6年,帮了大忙!”诺丰农业负责人梁昇先感慨,今年公司引进16个辣椒品种,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适配土壤差异大,正是依靠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才能顺利培育。
科技特派员查看辣椒长势。俞惠珍摄
近年来,湟中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制度,通过精准选派、创新服务模式,引导科技人才下沉基层,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与智力保障。千紫缘与诺丰的实践,是湟中区科技特派员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目前,湟中区52名科技特派员组成7个工作站,覆盖20家创新主体,像“科技管家”般扎根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产业领域。
“我们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让科技特派员既当‘技术指导员’,又做‘产业服务员’,把科技成果送到生产一线。”湟中区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办公室干部喻瑞婷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服务面,针对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细化服务,让更多科技力量扎根田间地头。截至目前,湟中区科技特派员已助力企业引进新品种106个、新技术21项,申请专利16项、转化科技成果4项,为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科技根基。(甘海琼、俞惠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