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农技人员作为农业科技落地的重要纽带,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农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近日,2025年全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乌兰察布市)种植业培训班正式启动。本次培训不仅是落实农业农村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基层农技队伍能力、推动全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践。培训由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承办。
乌兰察布市作为培训举办地,具备显著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北接蒙古国,南扼京津冀“北大门”,坐落在优质农畜产品“黄金产业带”上。这里夏季平均气温仅18.8℃,土壤肥沃疏松,是直供首都的“粮仓”“肉库”“菜园”和“奶罐”,享有“中国马铃薯之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等多项荣誉,同时也是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和重要的肉用种羊生产输出基地。在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为本次培训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平台。
精准赋能,系统培训
本次培训以“精准赋能”为核心目标,计划培训学员350余人,分4期推进。首期培训吸引了来自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的80余名基层农技骨干。为确保培训实效,采取“理论授课+实训教学”双模式
理论课程聚焦乌兰察布及全区的优势作物与农业前沿技术,特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授课。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王永研究员,结合多年蔬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深入解读“内蒙古蔬菜产业现状和展望”,明确产业趋势与技术突破方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赵宝平教授,立足当地燕麦产业特色,系统讲授“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助力特色作物提质增效;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室主任曹春梅研究员,详细讲解“马铃薯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贺小勇研究员围绕“生物育种科普宣传”,系统介绍生物育种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安全管理,为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多位专家还就智慧农业、玉米、大豆、冷凉蔬菜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等专题授课,覆盖马铃薯、粮油、蔬菜、杂粮等重点领域,帮助学员构建系统、前沿的知识体系。
实训引领,学以致用
实训环节强调“技术落地”,组织学员深入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以及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蒙古物泽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四维生态科技(乌兰察布)有限公司等农业基地和加工企园区业,实地观摩雾培马铃薯种苗培育、马铃薯种薯繁育、马铃薯淀粉加工、智能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植物工厂草莓标准化生产等先进技术,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表彰优秀,激励进取
培训期间还举办了优秀班干部及优秀学员颁奖仪式,树立典型,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不断进取。
本次培训是乌兰察布市加强农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不仅为全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各地农技人员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将继续开展2025年全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乌兰察布市)畜牧业培训班,计划培训150余人,分2期进行。培训将围绕肉羊、生猪、肉牛、奶牛等优势产业,邀请自治区内外畜牧专家授课,并组织学员走进规模化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聚焦科学养殖、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种养结合”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同时,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依托培训App、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长效学习机制,持续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坚实的基层技术力量。(乔巩、杨立荣、冯鑫红)
来源: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