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经在北京大学求学的哲学才子,最终却成为首个被中国外交部单独制裁的日本国会议员。这条令人唏嘘的人生轨迹,属于一个原名石平,现称石平太郎的人。他的人生转变远非简单的政治立场变更,其背后交织着个人欲望、身份困惑与彻底的身份否定,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性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光谱。
石平于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师。1980年,年仅1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那时的他,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北大期间,他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们探讨人生意义和社会变革,展现出思想战士的风采。1984年毕业后,他回到成都,在四川大学哲学系任教。然而,他对教学环境逐渐产生不满,开始频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1988年,石平获得了公派留学日本的机会,前往神户大学深造。这本应是他提升自我、开阔视野的良机。然而,初到日本不久,他就陷入了经济困境,并非因为学费不足,而是由于沉迷于东京歌舞伎町等风月场所,开销巨大,甚至染上了疾病。手头拮据的他,不敢求助于家人和组织,最终选择了投靠日本右翼组织,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反华急先锋。在神户大学读博期间,他的学术表现不佳,多次遭到导师井上大郎的严厉批评,甚至被辱骂为“一头褪毛的猪”,并威胁不授予他博士学位。为了获取学位,他不惜放下尊严,据说曾单独为导师搓澡一个多小时。完成博士课程后,他选择留在日本,开始为日本右翼媒体撰稿,频繁发表反华言论。
2007年,石平正式加入日本国籍,并改名为“石平太郎”。他甚至公开宣称自己的父亲是日本侵华时期留下的种,说自己本来就是日本人。2011年,他与一位日本女性结婚,彻底留在了日本。有报道指出,他在留学日本后,抛弃了在国内的妻子。这种对家庭和情感的背叛,是否早已预示了他对故土的决绝?
入籍日本后,石平的言行愈发极端。他投靠了《产经新闻》、《正论》等日本右翼媒体,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呼吁日本政府突破和平宪法、发展核武器。他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声称上学期间从未听说过这段历史。他出版书籍,试图淡化日本侵华罪行,妄称南京大屠杀“与历史事实不符”。他甚至造谣中国的教科书中“没提南京大屠杀”,宣称“我们日本人”不用为此感到愧疚或道歉。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
2025年,石平的政治野心进一步膨胀。他代表极右翼政党“日本维新会”参选日本参议院议员并成功当选,成为二战后首个成年后加入日籍并当选国会议员的华裔。当选后,他立即加入了“日华议员恳谈会”,声嘶力竭地叫嚷“要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完全不顾及一个中国原则。2025年9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冻结其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任何交易、合作,并对其本人及直系亲属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石平为了一己私利,数典忘祖,出卖良知,勾连反华势力,挑衅滋事,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其的强力惩戒和严厉警示。
从北大哲学系的才子到日本右翼的反华急先锋,石平的人生轨迹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促使一个人如此决绝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此狂热地抨击生养自己的土地?是个人野心的无限膨胀,是对现实利益的精心算计,还是在特定环境诱导下的人格异化?他的故事,或许能提醒人们,在全球化浪潮和意识形态纷争中,个体如何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如何避免在追逐虚幻的“归属感”中迷失自我,是一个值得长久深思的命题。他的选择,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成为了一个时代值得警惕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