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期间,吉林市教育部门全面提升教育服务民生的能力,让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近年来,吉林市的学生家长们明显感到孩子上学更近,教学质量和环境也更好了。这种改变得益于吉林市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这一系列发展举措的落实。
去年,市民小李孩子该上幼儿园了,但考察了家附近的几家私立幼儿园都不太理想,听说船营区教育幼儿园在家附近新开了一家分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解一下,立刻被这家公立园完善的硬件设施、合理的收费和教师的专业精神所打动,果断选择报名。
据悉,吉林市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全市累计投入3.87亿元,推动学前项目建设823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新增保教学位4975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85%(较“十三五”末提高2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2%,居全省前列。他们还创新出台《吉林市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产权移交办法》,接收移交小区配套幼儿园13所,新增普惠性学位3560个,其中8所转为公办园,增加公办学位2480个。
江城市民张先生的儿子今年参加中考,成功进入距家仅有六七分钟车程的一所公办中学就读。当看到班级群里有家长发来班级的空调和金属课桌椅等硬件设施时,他连连称赞。
据了解,5年来,吉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他们通过集团化办学、引入优质资源等方式,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5850个,还有2所学校建成后可增公办学位3100多个;投入5.89亿元,完成299个薄弱学校改扩建及1996个设备购置项目,配齐“三个课堂”、智慧黑板等设施;深化“公参民”改革,7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新增公办学位约1.2万个。
在普通高中教育领域,当地实现了多元扩容。他们深挖资源潜力,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较“十三五”末增长18%;试点普职融通综合高中,批准4所中职学校增设普高班;支持特色办学,鼓励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特色高中建设,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