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下飞机,兴冲冲去西贝“慰劳胃”,结果一吃,傻眼了:“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p1)
老罗这吐槽,说出了不少吃货内心的真实感受。
此前,老罗曾直言:“餐厅卖预制菜不标明,本质就是欺骗” (p2)。
面对外界质疑,西贝客服赶紧辟谣:我们的招牌牛大骨“每天早起现煮”,莜面也是“现场手搓”,炒菜更是“新鲜蔬菜到店现炒”,不存在预制菜这回事。
但你想想,就算是“牛大骨”、“莜面”、“炒菜”这几样不是预制,西贝就骄傲地说“没有预制”?这回应,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
毕竟老罗说的是“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啊。回应只掰几个花式招牌菜,听起来就像只承认冰山一角。
老罗吐槽有没有道理?
你花高价,自然心里期待是真刀真火、香气四溢现场炒。
要是你付的“网红价”,但上桌的是中央厨房装配线上的半成品,还不讲清楚?这心塞真的不是一句“太恶心”能形容。
正如他之前说过的那句狠话:“餐厅卖预制菜不标明,本质就是欺骗。”
那么预制菜,到底好在哪?哪儿惹争议?
先说优点:
快,便宜,稳。中央厨房统一处理,出餐快,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节省人力,还能稳稳保证出品一致。
但缺点也不少:
最大的槽点,就是没锅气,没烟火味。吃预制菜,少了厨师那股“现场炒”的感觉,少了烟火味那股“地道”,你是不是立马觉得少了点灵魂?
不透明=消费者心酸,收费和“现做”一样,可到底是不是现做的?没说清楚,有点像被割韭菜。
信任的天平左右摇摆,预制菜再好吃,万一安全问题没管好,消费者就是失望。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监管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透明,大家都会更安心吃饭。
最后,还是那句话:
老罗这一炮怼得狠、怼得准。划重点:他并没说“预制菜就要被打”,他说,“预制菜没问题,但请讲清楚,你是预制还是现做。”
希望以后:
菜单能标注“现做”or“预制”,让人吃得心服口服。
商家要是用预制,别动不动说“手工”、“现拌”、“现场”,别骗消费者的智商。
吃饭难得喜乐,别让预制菜成了心里阴影。大家吃得明白,饭桌才香。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对不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