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成长的旅程里,总有一些声音似潺潺溪流,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他们,就是我们的教师。在这个金风与硕果共舞的美好时节,第41个教师节正带着满满的温情与敬意悄然走来。为此,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教师说”专题报道,诚邀老师们打开心扉,分享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教育故事,让温暖与感动在字里行间流淌。
经历是最好的成长
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 张文学
经历是最好的成长——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自己。那些看似“失败”的教导时刻,那些需要等待的沉默空白,恰恰是教育最深刻的土壤。当我们放下衡量标准的标尺,才能真正触摸到成长的脉搏,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小时候记事起奶奶家的院子里就养了几只大鹅,它们不光神气地看着门,还每天按时下蛋。记忆中,一进奶奶家的正屋桌上的竹垫子里总是摆着一些雪白的大鹅蛋,好几次奶奶给我鹅蛋,让我拿回家吃都被我拒绝了。说起来,理由很可笑,从我开始能辨别事物开始,母亲就告诉我,鹅蛋这个东西吃起来很腥气,有股邪味,不好吃。对此,我深信不疑。直到前两年因为姨夫这事,尝试吃了鹅蛋才发现,并不是母亲描述的样子,这么好吃且有营养的东西,我竟然因为一句话错过而从来没想过自己尝试一下。
我们班的小豪同学,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三十名左右,有时候不是很好的时候能到将近40名,上了四年级之后,状态一直不是很理想。我知道小豪的父亲不在张店上班,母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对小豪要求非常严。每天晚上都会专门坐在他旁边监督着小豪写作业,甚至可以说是“监视。”有时候小豪做作业需要在从网上查资料,他妈妈都要求把屏幕对着她,好时刻能看到电脑上的内容(防止小豪玩游戏)。我多次和小豪妈妈进行沟通,虽然孩子现在看似每天晚上乖乖地坐在那里写作业,但是可能他只是大人压迫下的装模作样和用磨蹭来打发时间而已,如果没有人监督,他就会疯玩儿(从他在学校的表现我就可以看出来)。“是的,张老师,真的是这样,周末就因为孩子不自律我没忍住打了他两巴掌”。我一楞,长期的这种压迫式学习和监督学习所导致的问题,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段或者关口爆发。试想,一个四年级的大男孩儿被母亲硬生生地打了两巴掌,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孩子的自尊水平还能维持正常吗?在学校老师的努力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帮助引导还能起作用吗?恐怕都被这两巴掌抵消了。
“其实,打完了他我也很后悔,孩子很长时间跑出去都没回家,我又跑出去找他,最后好在他自己回来了。”看着小豪妈妈眼睛里的泪水,我再次和她认真沟通,希望她这次借助这件事能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放放手,培养一下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晚上不要一直坐在孩子旁边“监督”他了,做自己的事情就行,只需要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看看他是否完成就可以。虽然可能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规划耽误一点时间,慢一点,但是,有老师们的引导和反馈,相信孩子也会慢慢调整自己跟上节奏。放学后,我也和小豪做了认真的沟通交流,告诉她,如果一旦妈妈不再看着他做作业,希望他能每天作业先简单列个规划,过程中自己通过自己监控自己来实现自我的管理和规划,第二天到校,我也会重点关注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他也要经常和我交流一下在家的学习情况。小豪郑重地点了点头。
作为家长,我能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而且这位家长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状态。家长焦虑,说明是对孩子爱得深沉,但又有悲鸣之心,恐慌未来。但是我们一定清醒,我们面对的是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希望被尊重,反感父母的唠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孩子心里清楚得很。
与其担心焦虑,不如放手相信他们。信任是有魔力的,你相信孩子能做好,那他(她)就一定能做好!为了自己的孩子,你要成为他(她)的半个良友,拉下你大人的面子,听他(她)讲讲学校里的趣事,为孩子们减减压。
对鹅蛋的认知,我一直停留在母亲的一句话上四十多年。这个四年级的孩子,在自主学习这件事上,从没经历过从家长放手到自己前行的过程。又有多少的孩子在父母所谓的爱与呵护中,没有经历,没有摸索,也没有反思,他们怎会成长?每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和光芒,教育者的任务不是重新排列星空,而是帮助每颗星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熠熠生辉。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敏 徐鹏 曲心健 周文慧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