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始放春秋假了,成年人七夕节、重阳节放假,也应该要来了吧?
最近扩大消费的一份文件里,提到了一个新的假期,“春秋假”。什么叫“春秋假”呢?就是除去寒暑假以外,中小学生在春秋两季还增设了一个“春秋假”。
具体是来自9月16日九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个文件。其中明确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自身条件,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其实,各地方早在这个文件之前,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比如上个月佛山就宣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秋假,是今年11月12日至14日;春假,在明年“五一”前后共两天。
还比如江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五一”前三个工作日,和国庆前三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春假和秋假。
相信很多人立马就能get到,这个假期的用意,依旧是多放假多消费,扩大消费。
但讲到这里有人可能要不服了,凭什么只给中小学生加假期,成年人才是消费主力吧?我不服,我建议从现在开始,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都放假,保证完成消费任务,绝不辜负组织信任。
事实上,这还不是我在这做梦,早就有经济学家说了,七夕、重阳就应该放假。据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此前建议,增设七夕节、重阳节等下半年假期,这不仅能缓解社会焦虑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供需再平衡。
对这个建议,我只有一句话评价:国之栋梁,经世之材。
不过讲到这里,很多人会犯嘀咕,从年初到现在,发了多少促销费的文件,效果怎么样心里没点b数吗?仅仅多放两天假,这个消费就能刺激起来?
诶,还真有可能。关键就在这次文件的名字上,《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前都是发消费券,刺激大家买家电、车子、房子这些商品消费,买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这次谈到的是“服务消费”,包括一些家政、体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活动。
你想,出去按摩给你半价,你去不去?
当然这是玩笑话,千万别当真,反正是这么个意思:以前是鼓励你买商品,现在是鼓励你买服务。
其实从全球来看,也是这么个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消费结构通常会发生显著变化,服务消费占比快速提升,并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我们国家是2019年过了这个1万美元的大关,但是服务消费的占比,到去年才46.1%(国家统计局数据),而发达国家,一般是60%-70%。所以,还有很大空间。
但是,空间是有,为什么服务消费就非要那么高的占比?实实在在的商品消费不好吗?不要那么高行不行?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想想我们国家有多少地方,有这样的抬头:世界箱包之都、世界最大假发生产基地、全球最大LED生产基地...咱们的生产不是足够,而是过剩、出海好多年了。
而需求端,人就这么多人,食不过三餐,睡不过七尺,你消耗商品的总量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的,而经济要继续发展,就只能往更注重体验的服务型消费上走了。
不过,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不高的原因,还真不是咱们老百姓意识没跟上,或者生活水平还不够,不要觉得服务消费就是奢侈消费,它也有很平价、刚需的。而是这个服务消费的供给端,它的量还不够,它的质量也还不到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小孩和老人的照顾问题。
我经常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看到,找接送小孩放学的,找给老人做饭的帖子。你想,帖子都发到二手交易平台了,这是有多少需求还没有被满足,这都是服务消费。
再举一个最近很火的例子,咱不说卖餐饮的西贝了,就说纯卖智力服务给西贝的华与华,纯靠脑子的咨询行业,可以说是100%绝对的服务行业、服务消费了吧。
那你说它的服务质量到位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