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钢笔的墨痕仍在案卷上流淌
叮咛的余韵仍在晨光中回响
抬头时 您伏案的背影是启明的灯塔
俯首间 足迹已拓印成星轨的航向
值此教师节
我的警察老师
谢谢您的孜孜教导
您辛苦啦!!!
老师:李春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教授
学生:白梦茹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队建警务大队
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警察老师李春雷,“严慈相济”四个字恰似为他量身定做。
学术上的“严”,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标尺。记得毕业季提交毕业论文时,他戴着老花镜,逐行圈画修改痕迹。“咱们干公安的,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办实务,差一点都可能出纰漏。”他的话,当时听着只觉得“压力山大”,如今却成了我工作的“定盘星”。私下里的“慈”,藏在他冷笑话里的暖意与生活中的关照中。毕业前,我对基层警务工作方向迷茫,他整理出自己多年的实务案例笔记,手把手教我如何将课堂知识落地到实际工作中。
如今我成为基层民警,正是他当年手把手教会我绘就职业底色。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老师:唐百川
内蒙古警察学院学生处二大队副大队长
学生:叶昊然
内蒙古警察学院2021级刑事侦查一区队
第一次见到“川哥”时,我们心里都直打鼓。他的眼神如鹰,队列训练时,一点儿小动作都逃不过;检查内务时,被子有一点点不标准,没叠成“豆腐块”都会被他严肃指出。那时,我们都规矩地喊他“唐队”。
可后来才发现,这份严厉下藏着的真性情。准备公安联考时,我每天焦虑到失眠。他不知从哪儿得知,主动找我聊天,开解我,让我放松情绪。每天抽时间陪我备考,从题型拆解到心态调整,手把手教我,替我作备考规划;同学家里出了变故情绪低落,他悄悄帮着申请补助,拍着同学肩膀说“有困难随时找我”。私下里,他不再是那个不苟言笑的“唐队”,而是会和我们聊警校生活的趣事,听我们说烦心事的大哥哥,渐渐地,我们关系越来越亲近,“川哥”这个称呼就自然而然喊开了。
“川哥”从不说软话,却把所有关心都落在了实处,成了我们心里最靠谱的靠山。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老师:鲍龙
内蒙古警察学院学生工作部综合科三级主任科员
学生:马佳音
内蒙古警察学院2024级刑事侦查三区队
戎强
内蒙古警察学院2024级刑事侦查二区队
我对鲍老师的初印象,是温和周到、处事得体。而随着相处日久,愈发敬佩他那份深植于工作中的细致与严谨。
初入直属队时,面对繁杂的公文格式与冗长的文书任务,我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鲍老师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的困惑,便主动放缓节奏,从最基础的公文标准、格式规范到段落的行文逻辑,逐篇逐句地为我们讲解修正。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方法,也更将他那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深深铭记于心。
值此教师节,想对鲍老师说的不止于感谢。更想告诉您:未来之路,我们将以您为榜样,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于世国
包头市固阳县公安局西斗铺派出所
徒弟:付艺伟
包头市固阳县公安局西斗铺派出所
我和于指导员是相差十多年的“黄金搭档”。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师父。
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走访。听说辖区村民家中传出类似爆竹的声响,大家没太在意。可于指导员还是带着我去了那户村民家。我们挨个查看房间,竟在小凉房发现了自制疑似枪支、造枪零件、弓弩和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于指导员当即稳控住制造危险物品的村民,并联系刑侦和治安大队,最终将其移交处理。事后我问他为何会产生怀疑,他说不管有事没事,我们都要过来看看,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基层警务工作的实践中,我和于指导员这对“跨代组合”,用坚守与传承编织着辖区的平安经纬。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牛海风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实战训练基地
徒弟:介继才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实战训练基地
初入警营时的我接到公文撰写任务,一时无从下手。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牛老师给我递来了资料和书籍,为我讲解公文写作的方法,从此她便成为我公文写作路上的“引路人”。
在她的指导下,我渐渐摸清了公文写作的门道,也对公安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这个教师节,我想对我的师父说声谢谢,感谢她以耐心为笔、以专业为墨,为我绘就了从警路上的第一份“答卷”。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老师:王霓虹
兴安盟公安局人民警察实战训练基地
学生:张职桐
兴安盟公安局人民警察实战训练基地
王老师上课从不说空话,每一堂课都围绕“能实战、保安全”展开,教警务实战技术时,他比谁都较真。教控制嫌疑人的动作时,他会先拆解发力点,握着我们的手腕认真示范。
他每次上课的最后一句话都会说:“记住这堂课的内容,我教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让你们每次出任务都能平安回来。”
他让我知道:好的实战课,从来不是追求花哨动作,而是能在危险时刻,成为护我们周全的“护身符”。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刘亚好
赤峰市元宝山区公安分局马林派出所
徒弟:滕李赫
赤峰市元宝山区公安分局马林派出所
我入警后来到派出所工作,遇到了我从警的第一位师父——刘亚好。还记得第一次整理档案材料,厚厚的档案盒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我正踌躇时,他走过来说道:“来,老弟,我教你。”随后,他开始一步一步教我整理档案,从目录顺序到内容排版,无不体现着他的细心与专业。
从此之后,“来,老弟”就成了他对我说过最多的话。他只大我7岁,却总能以身作则,为我树立榜样。
回望这段与师父同行的日子,他的专业、担当与热忱,早已成了我前行的光。往后的路,我会带着这份所学所感,像他一样扎实做事、挺膺担当。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王国伟
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公安局巴拉嘎尔高勒派出所
徒弟:杨超
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
我在备战全盟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技能大比武强化训练时,结识了警务实战教官王国伟,并在这段短暂却珍贵的师徒相处中获益匪浅。
从警械使用的技巧要点到实战应用的战术配合,他都帮助我们深化对装备性能和操作规范的理解。特别是在跨越障碍训练中,我曾对快速通过独木桥、翻越高板墙等科目存在畏惧心理。他不仅现场指导动作,还细致分解每一个步骤,从助跑节奏、身体重心控制到落地姿势,他逐一调整,让我逐渐突破心理障碍,掌握了高效的越障方法。
尽管师徒缘分短暂,但他严谨认真的执教风格深深感染了我。正是有许多像他这样敬业奉献的警营教官默默耕耘在警务训练一线,才让我们得以在实战中更有底气,在守护平安的道路上更加从容。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郝君伟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公安局政工室
徒弟:袁雪峰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公安局政工室
2023年7月,我来到了兴和县公安局政工办工作,对毫无公安宣传工作经验的我来说,这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是师父郝君伟为我拨开迷雾,将我这个宣传工作的“门外汉”一步一步领进宣传战场。
刚接触宣传业务工作时,我经常会不知所措,师父都会坐在我旁边,陪着我逐字逐句打磨宣传稿。就这样日复一日,如今我再拿起笔,虽然偶尔还会犯难,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对着空白文档发呆的“门外汉”。
今天想郑重对她说:“师父,您辛苦了!” 以后我会攥紧您递来的 “笔杆子”,牢记您教授的 “真功夫”,把兴和县公安局藏在执勤岗亭、巡逻路上、为民服务中的好声音、好故事,一字一句讲给更多人听 。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韩明亮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公安局敖勒召其派出所
徒弟:张倍陌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公安局敖勒召其派出所
作为新警张倍陌的师父,倍感责任重大。从警多年,我深切体会到派出所执法工作不仅是法与理的较量,更是情与智的结合。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的老民警,做好“传帮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着他从当初处警时攥紧笔录本的紧张,到现在能从容调解矛盾、理清案情,我真心为张倍陌感到骄傲。
这些青年民警会在我们老民警手把手的教导下快速成长、独当一面。就像浪浪山里的小妖怪在历练中褪去懵懂,练就本领。他们终会突破“新手期”的迷茫,成为能扛事、敢担当的人民警察。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杨波
巴彦淖尔市临河公安分局法制大队
徒弟:康克强
巴彦淖尔市临河公安分局法制大队
刚入职时,我审案件总会漏细节,杨队会把案卷摊开,用红笔圈出关键证据链对我说:“每一份笔录都要经得起推敲,这是对案件负责,更是对群众负责。”分析案情时,他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我画思维导图,从嫌疑人动机到证据关联性逐一梳理,让我学会用逻辑还原真相。
有一次我为赶进度想简化流程,他立刻制止,带着我重走审批步骤。“少一步看似省事,却可能让公平打折扣。”他就像老大哥,教我们面对群众要耐心倾听,处理纠纷要多换位思考。
教师节到了,想对杨队说:您教的不只是办案技巧,更是身为警察的责任与担当。谢谢您,让我在从警路上走得更稳、更直。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李斌
乌海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巴音赛派出所
徒弟:杨智杰
乌海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巴音赛派出所
刚到派出所时,面对复杂的基层工作,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像只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而李所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在一次盗窃案的办理中,现场几乎没有留下明显线索,我忙得焦头烂额却毫无头绪。李所耐心地教我如何分析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如何从看似平常的画面中捕捉关键信息。最终,我们成功锁定嫌疑人,顺利破案。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想向我的师父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张春生
阿拉善左旗公安局额鲁特路派出所
徒弟:周麟
阿拉善左旗公安局额鲁特路派出所
在阿拉善左旗公安队伍里,有一群人,以师徒之名,亦师亦友,既传业务技能,也递关怀力量,更续忠诚担当。我就是其中一名“摆渡人”。
训练场上,我手把手纠正新警周麟的执法动作;案卷堆前,逐字逐句讲解证据链梳理逻辑。
最重要的是让新警明白,办案不只是搬法条,要揣着耐心与细心,要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里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
警察老师
冠以师名
授我以刃
师父:刘志杰
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呼和浩特公安处丰镇站派出所
徒弟:张楊
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呼和浩特公安处丰镇站派出所
“师父,您的执勤包简直是‘百宝箱’!”每次跟着师父执勤,我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创可贴、便携放大镜整齐摆放,针对晕车旅客的薄荷糖装在密封袋里,每样物品都贴着师父手写的标签,还清晰注明用途。“这些不是啥贵重东西,但能在旅客需要时递上,比啥都强。”师父总这样说。
如今,我早已能独立执勤,学着师父的样子在候车室服务台备齐常用物品,把“细致”刻进工作的每一个瞬间。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安 然
稿件来源:平安内蒙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