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无碍”见“有爱”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公园北园的无障碍主题公园,铺设550米盲道,配备6套无障碍设施、9套无障碍器材。谢贵明摄(人民图片)


近年来,包头市图书馆在市残联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图为视障人士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图书馆“阅读”盲文书籍。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今年7月,南京公交集团开通B90路就医专线,该线路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起点,串联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7家三甲医院,并与地铁2号线、7号线无缝衔接,形成5公里“医疗便民环线”。该线路采用无障碍公交车,高峰时段10分钟一班,有效缓解医院周边“停车难、打车难”问题。徐琦摄(人民视觉)



9月6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数智场景馆里“科技助残”智能康养体验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图为残障人士体验全地形智能爬楼机器人。贺元凯摄(人民图片)

运动时,在一次激烈的对抗后,只听左脚脚踝传来“啪嗒”一声,心中暗叫不好。

“情况比较严重,不要再用伤脚走路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很简短,心情陡然跌落谷底。回到家,先从电商平台下单了一副拐杖,再从二手交易平台订了一架轮椅,都送货上门。集齐辅具的时间很短,康复的流程却很漫长,生活的脚步慢了下来。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士带来便利。202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各项配套方案意见也随后陆续推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几何?“慢”下来的日子里,记者尝试以轮椅上的视角去观察所在的城市,亲身感受身边的温度与社会的关怀。

住:

“十四五”时期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超额保质完成

受伤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平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却变得格外困难。

以开关灯为例。此前只需要抬抬手即可完成,如今却要先双手撑着轮椅,用一只脚起身,再单腿蹦到开关前才勉强完成。更何况洗漱、接水等,每完成一次,都要费不少力气。此前特意把家里布置成符合日常习惯的样子,但如今坐在轮椅上看,哪哪都是困难。虽然只是伤了一只脚,生活起居大受影响。

对于宁夏青铜峡市市民姚国来说,居家生活则方便多了。姚国4岁时因车祸致残,只能依靠轮椅和拐杖行走。为了解决他的生活困难,当地残联对他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让他用上了遥控电灯、带扶手的无障碍马桶,灶台也按适合他使用的高度进行了改造。

据了解,中国残联先后制定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对改造工作的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作出规定。“‘十四五’时期,我国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超额保质完成。”在今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介绍。

在家躺了半个月,伤势未见明显好转,心情一天天低落下来。记者尝试下楼,去外面转转。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记者所住的小区于2008年建成,尽管配备了电梯,然而入口处却有一段台阶,无障碍通道的坡度又太陡,电动轮椅的马力根本不够,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记者不禁怀疑:这段通道仅仅是为了拉货。记者要先从轮椅上起身,手握扶手,单腿蹦着一层一层上台阶,既费力又危险,且还需要另一人把轮椅搬上楼。对于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来说,上楼的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指出要“重点支持城镇老旧小区等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如何能用有限资金完成合乎小区无障碍需求的设计,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中建五局副总建筑师、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戴飞说,“另外需要统一社区居民对无障碍改造的认识程度,例如一般年轻人对于无障碍设计需求度不高,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需求度高,这需要多方协商。”

行:

市内交通细节有待完善,铁路出行周到贴心

受伤后,最棘手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出行。

记者从家到医院的路程不到5公里,如今觉得这段路格外漫长。若要搭乘地铁,有些建成时间较早的地铁站并未配备直梯,且从家到地铁站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如果乘公交车,必须依赖工作人员的帮助,否则无法独立上下车。

“公共道路无障碍设计中,细节很重要。”戴飞说,“例如公交车站台高度与公交车地板尽量齐平,路边预留残障人士专用临停车位等,这些细节常常被忽略。”

综合考虑后,记者选择了打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打开打车APP,发现“无障碍车”的选项,将信将疑叫了一辆,来了一辆六座专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先扶记者就座,再搬轮椅上车,车费大约是平时二倍。“我主要是接六座专车的单子,接到的无障碍人士少。”司机师傅说。

返程则没那么顺利,十分钟都没等到一辆无障碍车来接单,最后只能选择打普通车。在返程的路上,记者尝试把定位修改为中小城市,发现“无障碍车”的选项悄然消失。

不过,跨区域的长途出行比想象中要容易些。去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和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督促相关运营单位根据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各类运输方式服务特点,结合设施设备条件和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开设爱心通道、无障碍服务窗口,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候车专座、引导帮扶、提前检票上车、下车出站引导协助、轮椅进出车站等服务,为残疾人携带服务犬提供便利。”

家住上海的李女士在北京出差时不幸受伤,酒店及时为她换了无障碍房间,但如何返沪便成了难题。

“听说12306APP推出了‘重点旅客’服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申请了。”李女士说,申请流程并不复杂,只需要提供车次、7日内诊断流程等文件。

贴心的服务让李女士倍感意外。“到达北京南站后,工作人员早早等候,先将我推到重点旅客休息室,发车前将我推上列车。”李女士说,乘车期间,不时有乘务员来询问她身体情况。下车后,工作人员再一路护送她到出租车上。

融:

残障人士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得益于便利的外卖系统,在吃饭上并未受到太多影响。某天中午,像往常一样点好外卖。不一会儿,收到一条短信:“您好,我是听障骑手,外卖已放门口。”

只有足不出户、感同身受,才能切身体会一份工作对残障人士有多珍贵,它能让残障人士减轻心理负担、加强社会联系、发挥社会价值,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大有帮助。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4个方面共提出13项政策举措,提出实施十大行动。

“第一期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累计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说。从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到商场导购、工厂工人,记者在采访中见到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久居家中,偶尔也想出门改善伙食。然而发现平时经常光顾的街边小店完全没有无障碍设施。不过,附近的几家商场,坡道、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就餐也未遇到不便。恰逢周末,记者在商场的饭馆中发现有不少推婴儿车出门的家长,一家几口其乐融融。可见,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不仅造福残障人士,还帮助年轻父母。

受伤期间出行,记者一直在感受身边人的温暖:上台阶有人扶、开车门有人帮、轮椅有人搬……感动之余,却总有些难为情:哪怕一个扶手、一个坡道、一架电梯,有时一个小细节就能解决我们的大问题,让我们不必再麻烦他人。如果说,受到的帮助来源于个体的善意,那么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则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关怀。

“目前,无障碍设计仍具有‘单点’局限性。”戴飞表示,“未来无障碍设计应向系统化、网络化进步,并探索形成相关产业,采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智慧化管理,更好造福残障人士。”(本报记者 赵昊)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5日第05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海外网 incentive-icons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
618833文章数 18070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