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记者从9月9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华北雨季长度和累计雨量均位列历史第一,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主汛期(6月至8月)期间,北京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上图:华北雨季监测区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空间分布(7月5日至8月21日)。
今年华北雨季从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雨季持续时长59天,较常年增多29天,与1973年和2021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累计雨量达到356.6毫米,较常年(136.6毫米)偏多161.1%,创1961年以来的新高。
华北雨季也被称为“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因为华北雨季往往在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今年的华北雨季持续到了9月2日,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
同时,降雨偏多,气温偏高。北京、天津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1倍至2倍,仅河北西南部、山西西南部局部地区降水偏少。在气温方面,监测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气温达24.8摄氏度,位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四位。
据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介绍,今年主汛期雨季进程总体偏早,暴雨过程多,局地影响大。长江中下游6月7日入梅、6月30日出梅,较常年分别偏早7天和偏早16天;华北雨季较常年偏早13天;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较常年(9月2日)偏早8天。
主汛期期间,全国平均降水量336.2毫米,较常年同期(331.7毫米)偏多1.3%。全国共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七下八上”期间北方汛情、灾情重。主汛期共出现两次特强等级的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23日至29日,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多地日降雨量和累计雨量破纪录。
同时,主汛期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次多。主汛期全国平均气温为22.3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1摄氏度,与2024年夏季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13.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7天,为历史同期次多。
目前,南方不少地区仍有高温天气。
据统计,今年夏季,我国出现三次大范围高温过程,分别为6月4日至18日、6月21日至25日,6月30日至今。其中6月30日以来的高温过程仍在持续,截止目前已经超过70天。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何时结束?据介绍,预计9月17日之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江汉东部、江淮、江南、华南北部还将出现3—5天日最高气温35—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6—8天;17日之后,副高减弱,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南方地区高温天气结束。
在台风方面,预计2025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10—12个台风生成,其中有3—4个在我国登陆,较常年同期(2.2个)偏多。台风主要影响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