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秋雨不断,大家在享受凉爽天气的同时,也要警惕公园、山林甚至小区绿化带里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来的各种蘑菇诱惑。这些看似“美味”的蘑菇背后,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一、致命邻居:常见的毒蘑菇种类
山东省常见的毒蘑菇也有近十种,主要为黄盖鹅膏(俗称黄罗伞)、淡红鹅膏、肉褐鳞环柄菇、亚稀褶红菇、大青褶伞、晶粒鬼伞等。这些毒蘑菇与我们熟悉的食用菌往往长得十分相似,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分辨。
黄盖鹅膏(俗称黄罗伞)
淡红鹅膏
肉褐鳞环柄菇
亚稀褶红菇
大青褶伞
晶粒鬼伞
二、中毒症状:不止是肠胃不适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复杂多样,一般在食用后20分钟到48小时之间发病。
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精神错乱、急性贫血、血压上升或下降、昏迷抽搐休克、黄疸或肝脏损害等,严重者可致人死亡。
有些毒蘑菇中毒后会出现假愈期,即经过1-3天治疗似乎痊愈后,突然加重,导致生命垂危。
像亚稀褶红菇中毒,表现为横纹肌溶解型,中毒潜伏期短,一般10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有些患者表现为胸闷、心悸、瞳孔缩小、血尿或酱油色尿液。
目前对野生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中毒,后果不堪设想。
三、破解迷信:这些方法并不可信
许多人认为相信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但这是一个危险的误区。大部分毒蘑菇既没有鲜艳夺目的色彩,也没有怪异诡谲的形状,正是这种看似安全的“朴素”外表,让人们在野外采摘时放松警惕。
民间流传的多种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如看颜色和形状、看生长环境、用银器辨毒、用大蒜辨毒、看分泌物、看有无生蛆生虫等,均不靠谱。
唯一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方法就是: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
四、求生指南:误食毒蘑菇后的应急处理
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马上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用手、筷子、舌压板等抠咽喉部进行催吐。
务必立即到医院就诊!毒蘑菇中毒初期症状可能较为轻微,但随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得到专业治疗,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另外需注意,就医时一定要带上剩余的蘑菇样本或照片!这些“罪证”能帮医生快速锁定毒蘑菇种类,精准用药,大幅提升救治成功率。
作者: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王连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